在我市特色文化活動周上,石龍區展廳的五谷畫是市民關注的熱點之一。看過五谷畫的人第一眼覺得這僅僅是一幅精美的畫作,當聽說這些畫是用五谷雜糧創作而成的后,便會久久地站在畫作前仔細欣賞、驚嘆。
這幾天,家住石龍區的五谷畫創作者劉鐵見成了大忙人,也成了大紅人。每天他都坐在展廳前的凳子上接待著一批又一批的市民、游客、記者、五谷畫愛好者以及購買者,不停地解答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較多的問題是五谷畫的制作工序?一幅畫作所需的時間?如何挑選糧食品種等。劉鐵見說,制作五谷畫要用純天然色澤的(不添加任何顏色)、帶有芳香氣味的植物果實(不單純以糧食為原料),通過選種、浸泡、防腐、防蟲、防霉變等熏蒸、制版、粘、雕等技術手段,再運用構圖、線條、明暗、色彩等純手工絕技造型手法,以山水、人物、花鳥等內容表現出來。一幅畫的制作過程,短的要10余天,長的要2個月。
自小愛好書畫的劉鐵見2002年涉足于五谷畫的創作,他陸續跑了國內多個書畫市場,潛心鉆研,終于掌握了五谷畫的創作方法。目前,他用于制作五谷畫的材料已經收集了70多個品種,為了不斷增加品種,他還在家里種了40余種植物,以便于選材。在今年短短半年的時間里,他一鼓作氣創作了20余幅五谷畫作品,既有書法作品,也有人物肖像,還有花鳥蟲魚和山水畫。他說,植物種子取材方便,價格低廉,農村應有盡有,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這些種子五顏六色,色彩艷麗,包含了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幾乎所有的顏色,無需任何加工上色。他的作品已遠銷到北京、山西、河北等地。
劉鐵見告訴記者,目前他已有了一個30余人的創作隊伍,但制作能力還是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今后他想逐步擴大規模,多培訓五谷畫學徒。現在五谷畫已成為該區重點推薦和培養的項目。(本報記者盧曉兵 沙星海)【原標題:五谷畫畫出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