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劉瓷輝,男,1946年11月出生于神垕鎮東大辦事處,20世紀80年代燒制的特大掛盤因幻化出類似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精美圖案,被譽為天然奇珍!創辦鈞窯20余年,曾在京廣滬深等地舉辦了多次個人作品展,上世紀八十年代生產的“宇宙乾坤道玄神鈞寶盤”,被譽為“舉世罕見天然奇珍異寶”。2005年5月出版了《劉瓷輝作品集》,2005年劉瓷輝鈞瓷藝術展7月9日在河南博物院開幕,展出的近150件形態各異、釉色變化萬千的鈞瓷精品讓觀眾贊嘆不已,被業界人士熱捧的大師作品部分珍藏于歐美、東南亞收藏家之手。
“要來神垕品賞鈞瓷?那你們就務必要來咱通利鈞窯見識見識大師劉瓷輝的藝術珍品吧!”獲悉記者一行要到千年神垕古鎮采風,在鈞瓷界名聲非凡的張軍召在電話中如是給我們作了隆重推介。
“1982年,劉瓷輝先生在鈞瓷故鄉神垕鎮創辦了第一家民窯,被稱為民營窯口第一人。他為人耿直,有著農民的樸實無華,但是燒制出的鈞瓷作品卻靈動異常,精美絕倫;他畢生喜愛鈞瓷藝術,如癡似狂,卻人到中年才得以親手拉坯,還拉出了至今世界上最大的鈞瓷瓶;他低調處世,本分做瓷,但拜訪者依然絡繹不絕.......”在通利鈞窯劉瓷輝大師珍品廳,臉上就滿滿地寫上了“敬重”二字的神垕吳氏瓷業吳建大師伴著鈞瓷噼啪的開片聲深情地如是說。
“對不住了諸位,因家中有急事,慢待了!”隨著吱呀門聲、有著濃重禹西口音的大師劉瓷輝在通利鈞窯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語輕聲緩地講述了先生與鈞瓷的一世情緣。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千年神垕古鎮,周有、孔鐵山、晉珮章、苗錫巾、吳建老一輩鈞瓷藝人勤于授徒,周松健、孔相卿、晉曉潼、苗長強、吳亞飛等青年才俊博古通今、勇于創新。我深深認識到鈞瓷界的大好春天來了!”劉瓷輝常說,“鈞瓷是藝術,藝術高尚而典雅,藝術沒有國界和地域之分,藝術珍品應該讓全人類來分享!”
1982年4月,劉瓷輝在自己家中的院子里率先開始燒制鈞瓷,他也因此被當地人稱之為“民營窯口第一人”。劉瓷輝把研究釉的機理作為鈞瓷創作的關鍵環節,以不同的著色感悟釉色奇特的變化。他踏遍了神垕尋找不同的礦石原料,然后進行分析試燒制,觀察規律。
劉瓷輝是個在藝術造詣上極具獨立特行!他謙遜自稱玩泥巴的,對慕名而來的鈞瓷藝術愛好者,他從不高談闊論,相反有些許沉默。但他用美學和造型藝術法則,不斷創造出具有獨特設計風格的鈞瓷產品,他的產品釉厚渾活,乳光瑩潤,其色或沿釉底,或懸釉中,或浮釉表,層次繁多,透活欲滴、立體感強。
“我認為老窯燒出來的東西才有味道。”劉瓷輝說,在他看來,現在很多人都選擇氣燒,雖然采用現代工藝制作鈞瓷作品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燒制技術上,但是他本人還是喜歡老傳統、老工藝燒出來的鈞瓷。他堅持傳統煤窯的燒制作法燒制瓷器,使用低含量礦石原料配釉,窯變可控難度大,成品率低,但釉層厚,質地純正,里外如一。
“劉瓷輝先生為人樸實,有時候甚至顯得木訥,處事不張揚,幾十年來從不主動宣傳自己,但是靜水深流、厚德載物!流著鈞瓷人血液的劉瓷輝的觀念很傳統,他覺得手藝人就是拿作品說話,作品的優劣代表一切,事實總是勝于雄辯!”原許昌市旅游局局長、外事辦主任范文典介紹說。
“劉瓷輝先生的作品有鮮明的“劉氏風格”——博采眾長、勇于探索、大膽創新,形成了自己“色佳氣足” 、“造型變化多樣”、“釉色絢麗潤澤”的獨特風格,釉色意境堪稱一絕。”熱衷于鈞瓷文化的彭綱領意猶未盡的說,“一件鈞瓷是否是珍品,該由時間說了算,由社會說了算,而不是由幾個專家能一錘定音。觀劉瓷輝的鈞瓷,總能讓人心神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