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泥人楊”傳人舒艷的精彩人生

2014/12/24 9:46:26 點擊數: 【字體:

    把酒問青天的李白、栩栩如生的金陵十二釵、憨態可掬的彌勒佛……這些表情逼真、惟妙惟肖的泥人,讓人愛不釋手。而這些泥人的創造者便是“泥人楊”第五代傳人、正陽縣付寨鄉美術教師舒艷。

    今年32歲的舒艷,從四五歲起,就像個“泥妞”,每天用泥巴和小伙伴們玩“過家家”。到了10歲左右,她跟著奶奶楊玉枝學會了捏小雞、小鴨、小鵝。到了12歲時,有一天,舒艷發現奶奶有一個木箱,于是纏著奶奶打開那個木箱,發現里面藏了許多彩塑泥人。

    在舒艷的再三追問下,老人告訴舒艷,自己是“泥人楊”的第四代傳人。原來,“泥人楊”彩塑起始于130多年前的清末時期,由黃河流域的山東省兗州市民間老藝人楊尚清攜家帶口逃到正陽縣新阮店鄉定居下來,靠捏泥人為生。到了“文革”時期,泥人彩塑被當成“四舊”破除,楊玉枝老人的丈夫舒玉春因捏“泥人”被批斗致死。楊玉枝受此打擊,從此對世人閉口不談泥人,使“泥人楊” 彩塑技藝瀕臨失傳。

    為了不讓“泥人楊”這一民間瑰寶失傳,楊玉枝將“泥人楊”技藝傳授給了孫女舒艷。

    “大件作品,夏季耗時一個月,冬天需三個月,要用兩盆泥巴。”舒艷告訴記者,捏制時,將定量的膠泥放在青石板上,用木棰反復砸制,一邊砸一邊加入棉絮等配料。在選定主題、構思成熟后,她先制作出泥塑小樣。創作手法有拍、捏、壓、挑等。成型后的泥塑放在陰涼處風干,用砂紙打磨,將調配的色彩細致地鋪在泥坯上。

    20多年來,憑著一雙手、一把小刀、一塊紙板、一把尺子和一塊泥土,舒艷先后捏制了上千件“泥人楊”彩塑。

    “舒艷的泥人是我見到的最完美的。”我省著名青年作家張運濤說。

    “‘泥人楊’的作品人物、動作、表情各不相同。我們已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陽縣文化館館長王更生說。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2012-07-1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