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一級演員茶樓“賣唱”

2013/8/5 18:06:32 點擊數: 【字體: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他是河南豫劇界的名家,他曾與夫人獲過100多項大獎,他已屆花甲之年……然而,一年來,他卻在數家茶樓之間來回奔波,每天“賣唱”到深夜。

  身為名家大腕,他為什么要走進茶樓“賣唱”?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2001年3月9日,原鄭州市豫劇團團長王寬夫婦領著6個孩子走進了河南有線電視臺的品牌欄目《戲里戲外》。二人撫養6個苦命孩子的故事由此感動了無數觀眾……

  榮獲100多項大獎的“豫劇之家”

  王寬,出生于河南省淮陽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自幼酷愛戲劇,1956年西藏豫劇團(原十八軍隨軍劇團)到淮陽招生,14歲的他瞞著爹娘報了名,沒想到一下就考上了,跟著劇團從一馬平川的平原登上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由于他勤學苦練,不久就成了劇團的臺柱子。

  1965年3月,王寬喜結良緣,妻子王淑榮小他5歲,是他的小師妹,陜西西安人,1961年入藏。妻子也是一個能吃苦而且對演戲悟性很高的人,婚后二人比翼雙飛。1982年,夫婦倆轉業回到了河南,調入鄭州市豫劇團,王寬后任該團團長。

  王寬主工須生,兼演丑角,先后在《風流才子》、《瘋啞怨》、《鴛鴦戲水》等幾十部戲中擔任主要角色。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說:“王寬戲路寬,是一個難不倒的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萬春說:“王寬是豫劇界難得的人才。”

  在人才濟濟的鄭州市豫劇團,王淑榮的演技同樣引人注目。她是國家二級演員,主攻花旦、刀馬旦,也演老旦和小生。

  在戲劇舞臺上,王寬夫婦演角色演性格演人物演生活。風風雨雨幾十年藝術生涯,二人捧回了100多項大獎,被譽為“豫劇之家”。

  6個苦孩子牽動老藝術家的心

  1999年1月,王寬夫婦回老家淮陽探親。在院子里,一個蓬頭垢面的小男孩兒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孩子八九歲的樣子,光著腳在院子里玩耍。

  孩子名叫袁前良,出生后8個月爹就患病死了,未滿周歲娘又遠嫁他方,是爺奶一把屎一把尿將他拉扯大的。如今,奶奶重病臥床,爺爺老了,沒力氣干活了,一家人靠鄉親們的救濟度日。

  孩子的悲慘身世深深震撼了王寬夫婦的心,二人當即趕到孩子的家。王淑榮掏出200元錢遞給孩子的爺爺,就在爺爺顫抖著雙手接錢的時候,小前良突然跑上前來,“撲通”一聲跪下:“奶奶,俺想跟您學唱戲,長大了像您一樣當演員!”說完,在院子里拼命翻起了跟頭。王淑榮悄悄拉了丈夫一把:“咱們把他帶走吧!”王寬輕輕搖了搖頭。他也想把孩子帶走,但鄭州的家里已經有了一個殘疾孩子啊!

  鄭州家里的孩子名叫王海龍,剛滿10歲,是王寬、王淑榮夫婦的外孫。海龍3歲時父母離婚,他被判給了爸爸。爸爸的月工資才300多元,還要給常年身體不好的爺奶看病,一家人的生活狀況可想而知。

  海龍4歲時,王淑榮發現他每次摔倒后總是頭先著地,兩只胳膊卻使不上勁,到醫院一檢查,患的是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醫生說,患這種病,肌肉會不斷萎縮,從行走異常到癱瘓直至死亡一般不超過18歲,目前尚無根治這種病的辦法。

  王淑榮和丈夫商量之后,海龍被接了過來,王寬夫婦開始了艱難的奔波,帶著外孫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有名的大醫院,先后花去8萬余元。海龍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不斷加重。

  海龍小學三年級還沒讀完,下肢就失去了知覺。不得不坐在輪椅上生活……  

  1999年4月,王寬夫婦又一次回淮陽老家時,遇上了另一個苦命孩子王海波。   

  早在10年前,年僅2歲的海波父親就患病死了,母親一人撫養著他和他的哥哥。找到一戶愿意收養小波的人家,但當對方來領人時,小波死死抓住門框撕心裂肺地喊:“娘,俺能和你一起吃苦……”
  
  王寬掏出200元錢塞到孩子的手中。他們知道,這解決不了問題。
  
  1999年7月,又有3個孩子牽住了王寬夫婦的心:10歲的汪文勝、8歲的汪文娜和6歲的汪儀欣。他們是兄妹,父母雙亡,爺爺患有肺癌,奶奶已經70多歲。

  小兄妹仨的命運讓王寬的心情無法平靜。這一次,他沒有簡單地捐錢了事,而是決定長期資助3個孩子讀書!

  供孩子們讀書,教孩子們學藝
  
  放暑假了,夫婦二人把5個孩子都接到了鄭州。這幾個孩子由于家太窮,過早地承擔了太多家務,學習成績都不太好,要是將來考不上大學怎么辦?要早些教孩子們一技之長,孩子長大后就算考不上學,也可以找條謀生的門路。

  教什么呢?夫婦倆琢磨了幾天,最后決定教孩子們跟著他們學唱豫劇。然而苦練了半個月,王寬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了,幾個孩子還是一點感覺都沒有找到。

  “不如改學樂器吧,樂器種類多,想學啥就學啥。”王淑榮說。丈夫覺得妻子的話有道理,很快花了5000多元買回了多種樂器。海龍下肢癱瘓,以后要多鍛煉上肢,就讓他彈電子琴吧;前良、海波拿著笙愛不釋手,就讓他倆吹笙;文勝內向文靜,學拉板胡;文娜和儀欣姐妹倆就當個“小琵琶女”吧!王寬夫婦決定,今后每年寒假、暑假都把孩子們接到鄭州演練樂器。

  一個“小樂隊”就這樣組成了。家里天天像開音樂會,各種樂器的聲音此起彼伏。僅僅一個多月,每個孩子都能演奏一兩首簡單的曲子了。

  假期結束,孩子們回老家讀書了。王寬在老家給孩子們請了家庭教師。

  王淑榮擔心孩子們貪玩成性,每個月都要回家一次,親自輔導檢查。她還要“電話授藝”。每個星期天的晚上,她都把電話打到一位親戚家里,讓5個孩子聚在那里匯報成績。她要聽聽孩子們演奏樂器的聲音,然后一一指導。“電話授藝”的結果是話費由原來的每月100多元猛升到近千元。

  茶樓“賣唱”淚灑戲里戲外

  王寬的兒子王軍已經下崗5年,下崗后賣過電影票、做過飯店的服務員;兒媳雖說在劇團有個正式工作,但單位不景氣,每月400元的工資還不能按時發放,小兩口結婚七八年了,還擠在一間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王寬夫婦由于幾年前給海龍治病花了8萬多元,如今又要管6個孩子吃的穿的,要供他們讀書,家里的開銷猛增,光學費每年就要3000多元,怎么辦?二人決定尋找“生財之道”。

  近兩年來,鄭州街頭興起一種戲曲茶樓,生意很好,戲曲演員每唱一段戲能掙60元錢。王寬決定到茶樓去唱戲掙錢。王淑榮堅決反對:“你是國家一級演員,在河南豫劇界怎么也算個名人,咋能到那種地方賣唱!再說,你患有冠心病和關節炎,就算我讓你去,你這身體也不會答應!”

  后來家里的“窟窿”越來越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北方網 2001-05-3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土特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