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二夾弦華麗轉身 傳承中國“好聲音”

2014/7/29 14:59:25 點擊數: 【字體:

二夾弦華麗轉身 傳承中國“好聲音”
 
演出前, 田愛云在認真化妝。
 
    原文標題:借力菊花文化節 傳承中國“好聲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夾弦)代表性傳承人田愛云

    10月19日,中國開封第30屆菊花文化節藝術周“歡樂古城 魅力開封”二夾弦專場演出在金明廣場拉開帷幕。當晚,闊別舞臺近7年的二夾弦如菊花般傲霜怒放,實現了破繭成蝶的涅 重生!敦浝煞洹贰ⅰ抖鞒鹩洝愤x場《游春》、《四郎探母》選段、《絲絨記》等二夾弦劇目閃亮登場,一幕幕經典片段讓開封的觀眾感覺恍若隔世,來自開封市田愛云二夾弦劇團的藝術家們用優美的唱腔勾起了一代人的回憶,為觀眾帶來了豐盛的戲曲盛宴。

    在來汴外地游客的驚詫聲中,田愛云悄然借助菊花文化節的平臺迅速掀起了一股“二夾弦熱”,成為本屆菊花文化節的亮點。經過中國二夾弦網等網站的視頻轉載和游客口口相傳的助推,該活動結束一周來不僅熱度不減,反而更有升溫之勢,各地戲迷慕名而來,更有山西、北京等地來信來函邀請劇團出演。

    看到觀眾的高漲熱情,聽著大家的如潮好評,72歲的田愛云只是微微一笑,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樣的火爆場面:“我就想借助菊花文化節這個大舞臺,向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示開封二夾弦獨特的藝術魅力,讓二夾弦演出與菊花文化節交相輝映。”

    那么,二夾弦如何實現華麗轉身的?我們翻開田愛云今年的活動表不難發現,機遇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

    資金扶持 非遺漸成“香餑餑”

    今年2月21日,中央財政撥付專項扶持資金用于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希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能夠積極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努力培養年輕傳承人,積極做好非遺項目的宣傳展示和傳承交流。田愛云獲得了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扶持。了解到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扶持政策后,她看到了復興二夾弦的希望。她撫摸著許久未開封的服裝、道具和四弦,下定決心第三次“重出江湖”,讓二夾弦再度活起來。

    支撐田愛云在古稀之年仍然四處奔波的,正是她對二夾弦的熱愛。田愛云告訴記者,二夾弦源于山東,可在開封達到了鼎盛。1956年,開封市二夾弦劇團正式成立。當時它是我國唯一一個地市級正規二夾弦劇團,曾經連演130多場,場場爆滿。“當時的二夾弦是一個全國聞名的開封戲曲品牌。我還記得,二夾弦的經典劇目《貨郎翻箱》被當時轟動全國的電影《李雙雙》選為插劇,風靡大江南北。”田愛云說。

    然而,1984年,開封市與開封地區合并時,開封二夾弦劇團被撤銷。轉至豫劇團的田愛云不死心,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自強之路。她以自己兩屆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提出議案,為恢復二夾弦劇團而奔走呼告。然而,直到她1991年退休,也未能實現夙愿。

    2002年,在應邀參加河南電視臺春節晚會錄制后,田愛云再次挺身而出,自籌資金興辦一所比較正規的開封二夾弦戲校。2003年菊花花會期間,田愛云帶領學生在中國翰園碑林第一次登臺演出!独C花女傳奇》、《恩仇記》、《莫愁女》等幾部二夾弦傳統劇目又復活了。2004年6月,經有關部門批準,開封市二夾弦劇團復活了,田愛云任團長。在全省首屆民間傳統優秀戲曲會演中,田愛云帶領的娃娃兵一舉奪得“金鼎獎”金獎9個,銀獎兩個,同時榮獲集體演出金獎。然而,由于資金無法保障,團員流失嚴重,劇團名存實亡。

    談及這些經歷,田愛云覺得自己堅持下來的選擇是對的。“既然國家授予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稱號,我就有義務把開封二夾弦這個文化品牌傳承下去。”田愛云告訴記者,“如今國家給了好政策,我沒有理由不全力以赴。”

    特點鮮明 薈萃中國“好聲音”

    開封市二夾弦劇團曾是一面金字招牌,打著一個時代的烙印。6月1日,田愛云經過反復斟酌,在具備成立民辦非企業的條件下,向市民政局遞交了關于成立開封市田愛云二夾弦劇團的申請,并獲得批復,依法取得了民辦非企業法人資格。

    作為我市目前唯一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劇團,它開始走公益路線,更多地面向群眾。隨后,田愛云召集了部分得意弟子,聯絡了一批老師,并把與她合作多年的封丘縣一家二夾弦演出團體招致麾下,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

    “二夾弦可謂是中國各路‘好聲音’的集大成,它吸取了花鼓、梆子、琴書等諸多戲曲精華,曲調優美流暢,聲腔委婉細膩,生、旦、凈、丑的唱腔都有‘真腔吐字,假嗓行音’的特點,號稱‘半碗蜜’。”田愛云談起二夾弦來神采奕奕,“它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能演出古、今及近代大中小型的劇本體裁,且能駕馭正、悲、喜、鬧、文、武多種風格的表演形式,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正是看到了大家對二夾弦的喜聞樂見,田愛云對劇團的前景信心十足,加之經過多年的悉心鉆研,田愛云在繼承發揚傳統的二夾弦唱法之外,又吸取了京劇、越劇、四平調、道情、評劇、柳子戲、鼓兒詞等多種優秀劇種的旋律音符,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開封二夾弦唱腔調門,整體唱腔音域寬廣,音調上翻,大口吐字、小嗓拖腔,表現力特別強。“就像我們推出的《貨郎翻箱》,整場下來30多分鐘,時間非常緊湊,節奏也很明快,男女老幼都能從中感到不同的樂趣。”田愛云說。

    “現在困擾我們的就是場地問題,因為排練一出好的劇目需要長時間的打磨。”田愛云說,“資金方面,既有國家的支持,也有一些企業的支持,一家深圳的企業承諾一旦選好場地,就立即投資幫助我們完善硬件設施。目前我已經向相關部門打了報告,希望能盡快得到解決。”

    觀眾認可新人有望“挑大梁”

    更讓田愛云吃了定心丸的是,8月25日,她和團員們在大梁門梁苑廣場開展了一次田愛云二夾弦劇團“送戲進社區”演出,這也可以看做是二夾弦復出的“熱身”。在事先沒有預告的前提下,趕場聽戲的戲迷和老人有近300人,這讓田愛云看到了二夾弦的分量。她親自披掛上陣,與年方20歲的徒弟合演《貨郎翻箱》,小徒弟在劇中飾演小丑貨郎,惟妙惟肖,幽默滑稽,給眾多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吹教飷墼欺氰p而清健,小徒弟年輕又活潑,很多戲迷由衷希望田愛云能演到100歲,手把手帶出更多的優秀演員來。

    不過,田愛云顯然把目標定得更為高遠,她仿佛看到了二夾弦藝術的春天。“現在的老年人大多喜歡聽二夾弦,我們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今后我們會增加義演場次,爭取實現社區全覆蓋,進而能在社區文藝愛好者中發展一批業余二夾弦愛好者和中小劇團。”田愛云說,“下一步我們還要走進鄉村,走進校園,發掘和培養一批年輕的苗子,并將演出技巧‘普及化’。畢竟,多一個人聽過二夾弦,就多一個人知道它,就可能多一個人喜歡它,就可能多一個人選擇從事它。”田愛云還有一個打算,她希望能夠與市社會福利院合作,幫助那些有條件的孤殘兒童自食其力。

    在田愛云家中北墻上,記者看到了她精心裝裱好、對稱置放的兩張劇照,一是生角,是她在《畫龍點睛》中飾演的李世民;一是旦角,是她在《待命出征》中飾演的佘太君,形象地概括了她的戲劇人生。“我從‘小生’一直演到了‘老太太’,該是年輕人‘挑大梁’的時候了!”田愛云說,“我的弟子有好幾個已經上了《梨園春》,并獲得過一些獎項,希望他們能夠把二夾弦傳承下來,提高城市品位,為古城開封藝術寶庫錦上添花,再立新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2012-10-2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