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讓海神樂、河洛大鼓穿越時空

2014/7/29 17:03:54 點擊數: 【字體: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載體,旅游與文化密不可分。龍門石窟將歷史人文、自然風光、生態文明等結合起來,打造和豐富文化旅游產品,延伸文化旅游產業鏈條,以更強的舉措、更大的力度,促進文化旅游的大融合。
 
    為了弘揚河洛文化,增添龍門石窟景區的風采,挖掘傳承民間藝術,宣傳具有厚重歷史感的洛陽,締造以龍門為龍頭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特舉辦《佛光普照禮樂傳神》的民間藝術展。
 
    自2012年5月16日起,河洛大鼓、海神樂亮相龍門石窟景區,演出時間為20:00-22:00。屆時,游客可在夜游龍門時,欣賞古老藝術的獨特魅力。
 
    海神樂:高雅悠揚宮廷樂古樸清新民間曲
 
    洛陽海神是一種古代音樂,據說,武王伐紂統一中國建立周朝,在洛陽大封天下,受封者除內陸諸侯外,還包括遙遠的東西南北四海之神,宮廷每年都隆重祭(神),于是便產生了配合祭海的音樂,這種音樂就是洛陽海神樂的源頭。
 
    海神明清時期曾在洛陽盛行,據郭氏祖譜記載,郭氏系唐代汾陽王郭子儀后裔,郭子儀因平定安史之亂功高蓋世,唐天子封其為“并肩王”,并賜予宮廷宴樂享用,自此,這些世鎖深宮、專為帝王演奏的宮廷雅樂才得以流入民間。到了上世紀50年代,由于諸多歷史原因,流傳千年的“洛陽海神樂”已難覓蹤跡,瀕臨滅絕。
 
    十多年前,做了40年教師的洛陽海神樂第十代傳人郭鴻運退休,回到洛陽家中,看到流傳千年的文化瑰寶面臨失傳的狀況,焦急萬分。他決定重整旗鼓,傳承“洛陽海神樂”。隨后,郭鴻運聯合同村的郭孝憲、郭紹光兩位退休教師,以及幾位海神樂愛好者,重建了“洛陽海神樂社”。
 
    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努力,“洛陽海神樂社”現有樂手30多人,收集整理出曲譜三本、曲目上百首,使瀕臨滅絕的千年古樂重獲新生。目前,洛陽海神樂已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洛陽海神和洛陽唐三彩、洛陽牡丹、龍門石窟一起,被人稱為“洛陽四寶”。而如今,已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晚,“洛陽海神樂社”作為“中原非遺文化”代表受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的邀請,首次在龍門石窟景區東山禮佛臺演出。向世人展示中原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河洛大鼓:古老而年輕的藝術
 
    河洛大鼓是一種以說、唱為藝術表演手段,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歌唱社會生活的傳統音樂。當地人都稱河洛大鼓為“說書”,至今在洛陽一帶常把“說書唱戲”聯在一起。在河洛文化的百花苑中,有一朵名謂“河洛大鼓”的藝術奇葩。它是一種以說、唱為藝術表演手段,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歌唱社會生活的傳統音樂。
 
    以尚繼業大師為首的河洛大鼓民間藝人今晚也將亮相龍門石窟景區。尚繼業是第四代河洛大鼓傳人,出版了《河洛大鼓初探》、《河洛大鼓古今曲目選》兩部專著,填補了河洛大鼓無文字資料的空白。2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2006年7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命名為“河南省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的稱號。2008年6月由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河洛大鼓代表性傳承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樂途網(2012-05-1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