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板頭曲·中國曲海之瑰寶
南陽板頭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獨有的藝術內涵,引起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傅庚辰的關注,4月17日,他專程從北京趕赴南陽調研、考察———
很多南陽人都知道或聽過這幾首音樂:《高山流水》、《大起板》、《陳杏元和番》、《漢宮秋月》、《昭君怨》、《蘇武思鄉》……但,知道這是咱南陽“土產”的人,不是很多。
這幾首音樂是南陽板頭曲的代表作。
南陽板頭曲
說起南陽板頭曲,也是我們南陽人的一個驕傲:她和江南絲竹、潮州音樂、山西音樂齊名,是全國四大樂種之一。《高山流水》、《大起板》、《漢宮秋月》等是她的代表作。
但,現實是南陽板頭曲音樂隨著歲月的磨礪正逐漸淡出,瀕臨失傳……南陽人很少知道家里還有這么一個寶。一個偶然也是必然的原因,引起了南陽人對板頭曲的重視:幾年來,南陽板頭曲音樂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越來越引起省內外專家、學者、研究機構的關注,想來挖咱這塊寶。為了搶救保護這些瀕臨失傳的文化瑰寶,今年我市“啟動搶救保護曲藝文化遺產工程”時,把搶救、保護南陽板頭曲列為“工程”中重要一項。
忘情演繹南陽板頭
南陽板頭曲溯源
南陽板頭曲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南陽大調曲的衍生物,源自大調曲里的器樂部分。部分專家認為,其曲牌最早可追溯至元曲。清末民初板頭曲在南陽達到頂峰,解放后曾被中央音樂學院選為教材,但之后在南陽漸漸衰敗。
板頭曲是南陽藝人在演唱大調曲“開正板”前演奏的曲子,其目的是為了“聚人氣”,告訴人們快開場了,同時也是為了“安撫”早來的聽眾,“別急,先聽一段音樂”。發展到后來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音樂曲子,既可在大調曲開場前演奏,又可在演出中間彈奏一曲,改變一下曲子場的氣氛,以助雅興。到后來獨立性更強,常單獨演奏,成為一種獨立的音樂流傳全國。
清末民初,南陽板頭曲演奏極為盛行,每個樂手都能演奏多首板頭曲,樂手遍布社會各個階層,為板頭曲的流傳與普及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據專家介紹,南陽板頭曲多為《八板》的變體,少部分是由大調曲的音樂唱腔發展而來,也有的是吸收南陽民歌精華,經藝人長期演奏加工而成。板頭曲大都為六十八板,板式分快、慢兩種。慢板一板一眼,曲調大部分哀怨低沉,如《閨中怨》、《陳杏元和番》等?彀迩{歡快流暢,如《蕭妃舞》、《大救駕》等。
南陽板頭曲的演奏,可以用三弦、琵琶、古箏等器樂合奏,也可以獨奏。根據曲調特點,有的適合三弦獨奏,有的適合琵琶獨奏、古箏獨奏等。
板頭曲結構嚴禁,曲調委婉,以其獨特風格自成一家,在國內產生了極大影響。解放后,國內不少作曲家以南陽板頭曲為素材改編獨奏曲。如《十八板》被改編成在全國廣泛流傳的《大起板》等。
南陽老藝人為南陽板頭曲的流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才使南陽板頭曲這一獨特的曲種(音樂)得以傳承至今——
忘情演繹南陽板頭
現存板頭曲曲目
上世紀,我市曾對南陽板頭曲作過一次收集、整理、記譜工作,目前還保留有一些錄音磁帶、文字材料,F存有音樂記載的板頭曲曲目56個,主要有——
《陳杏元落院》、《陳杏元和番》、《高山流水》、《大起板》、《漢宮秋月》、《昭君怨》、《蘇武思鄉》、《思情》、《思春》、《閨中怨》、《寒鵲爭梅打雁》、《蕭妃舞》、《大救駕》、《慢引》、《葡萄架》、《上樓》、《下樓》、《大全》、《思鄉》、《緊中慢》、《慢開舟》、《書韻》、《風云會》、《百鳥朝鳳》、《八景》、《征西》、《唧唧咕》、《單八板》、《奪箏》、《小桃紅》、《風擺柳》、《大泉》、《平沙落雁》、《山坡羊》、《鳳凰三點頭》、《雙星會》、《喚紅》等。
表情到位演繹南陽板頭曲
曲海瑰寶引來中國音協主席,南陽藝人現場演奏板頭曲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棲。中國音協主席傅庚辰看到4月12日《中國文化報》對南陽板頭曲的介紹后,激情難抑,當即與省音協聯系,4月17日即奔赴南陽,考察、調研南陽板頭曲音樂。
傅庚辰,著名音樂家,解放軍音樂學院原院長,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被譽為將軍音樂家。他曾為《閃閃的紅星》、《地道戰》、《雷鋒》、《南海長城》等電影譜曲。
在對南陽板頭曲有了初步了解后,在南陽市文聯、南陽市文化局的組織下,我市板頭曲演奏藝人為傅老演奏了幾首南陽板頭曲的代表曲目,我市曲藝名家為其演唱了南陽曲藝的代表作品,讓傅老領略了南陽曲藝之鄉的風采——
板頭曲古箏演奏藝人張嘉英一曲《陳杏元和番》,如訴如泣,一架古箏在她雙手的彈撥下把陳杏元的無奈與悲壯盡染其中……醫生藝人黃天錫三弦獨奏《高山流水》,時而清新明快,時而慷慨激昂,時而珠落玉濺,時而哀怨惆悵……張嘉華、張嘉英兄妹三弦、古箏合奏《高山流水》、《黛玉焚稿》把表演活動推向一個小高潮……
傅庚辰聽了藝人們的演奏后,對南陽板頭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希望能給予南陽板頭曲音樂以更大的重視,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他表示在適當時候,可以由中國音協組織各方面的專家到南陽專題研究。同時勉勵藝人們不要放棄這門藝術,通過他們的手把板頭曲傳承下去:“有些藝術是不能完全取決于市場的,需要給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