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傳統(tǒng)文藝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西坪民歌 一座古鎮(zhèn)的秦楚之音

2014/7/30 16:57:25 點擊數(shù): 【字體:

西坪民歌 一座古鎮(zhèn)的秦楚之音
 
袁香華邊采茶邊唱民歌
 
    一座古鎮(zhèn),地處秦頭楚尾、豫西南邊,西接秦壤,東連吳楚,自古以來為“通陜甘之孔道,扼秦楚之咽喉”。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兩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出獨具魅力的民間文化瑰寶——西坪民歌。2008年6月,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西坪民歌名列其中。
 
    歷史悠久 起源漢代
 
    “正月采茶正月嗦,新來媳婦拜公婆,紅綢子大襖綠絹袖,八幅羅裙順地拖……”沐浴著秦風楚韻的西坪民歌是西坪勞動人民集體創(chuàng)作且口頭世代相傳的經(jīng)典之作。其曲風婉轉(zhuǎn)流暢,活潑動聽。近日西坪鎮(zhèn)文化中心主任衛(wèi)治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西坪民歌已經(jīng)傳唱近兩千年了,不同時代有不同曲目流傳下來。”
 
    據(jù)衛(wèi)治安介紹,西坪民歌起源于漢代,盛行于唐代。相傳李世民建唐后,把有功的官兵集體留在河南西部和陜西東部的深山澗里開荒種地,他們?yōu)橄冢獬鄲灒驮诟苫顣r唱歌,傾訴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西坪民歌就這樣在西坪鎮(zhèn)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誕生、流傳至今。
 
    以物起興 信口唱來
 
    “山歌本是古人留,留在凡間解憂愁。三天不把山歌唱,七歲頑童白了頭……”這是西坪人愛唱民歌的真實寫照。在西坪鎮(zhèn),村村寨寨都會唱民歌,一些老歌手會唱幾十首甚至上百首。
 
    西坪人唱民歌不拘于時間和地點,深山打柴、田野放牧,勞動間隙隨時隨地自由吟唱。“一天一挑柴,不黑不回來。要得回來早,除非鐮掉了……”“一把扇子二面白,紅花引逗白花開。白花開在高山上,紅花開在陡石崖……”特別是在每年正月十五燈會上,老歌手們以物起興,見什么唱什么,天文地理、風土人物、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都在演唱范圍。
 
    西坪民歌是由一個龐大的曲調(diào)門和唱詞組成的體系。流傳下來的有大對花、小對花、陪郎、留郎、拜年調(diào)、繡荷包、采茶曲等30多個調(diào)門,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生活歌、歷史傳說歌等近千首民歌。有獨唱、對唱、合唱等,男聲激昂、高亢質(zhì)樸,女聲柔美、酣暢、奔放。既能抒情,又能狀物,還能敘事,靈活自如,深受大眾喜愛。
 
    眾人拾柴 探出深山
 
    西坪民歌雖積淀深厚,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但仍“面臨瀕危”。
 
    所幸的是,西坪民歌有三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魏秀菊、袁香華和包訓剛。魏秀菊、袁香華自幼隨父學民歌,能演唱20多個曲調(diào)近百首民歌,并多次參加民歌大賽。包訓剛的演唱激昂、質(zhì)樸,深受群眾歡迎。他們?yōu)閭鞒形髌好窀柘肓撕芏噢k法:創(chuàng)辦西坪民歌研究會,在家里舉辦傳唱活動,教全鎮(zhèn)中小學生唱民歌……
 
    不僅西坪人在努力,西峽縣也一直在行動。他們曾尋訪民間老歌手采寫、錄制民歌,整理編印出《西坪民歌100首》;組織成立西坪民歌藝術(shù)團,走村串巷巡回演出;每逢農(nóng)歷初二、十六在西坪鎮(zhèn)、村文化大院,舉辦“西坪民歌大家唱”活動;組織開展民歌展演、擂臺賽;在旅游景點演唱西坪民歌。
 
    他們希望通過這些努力,把西坪民歌傳下去,讓西坪民歌飛出深山……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南陽晚報(2010-07-12)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途W(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