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所長:鐘情“中國愛情故事”(圖)
2013/6/26 9:54:3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中新網4月9日電據《日本僑報》報道,“我希望將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都介紹到日本。”67歲的日本人渡邊明次4月4日在東京《孟姜女口承傳說集》出版新聞發布會時說。
據悉,這位日本老人在連續出版了“梁祝三部曲”(《梁祝故事真實性初探》、《梁山伯與祝英臺》、《梁祝的傳說》)之后,2008年3月,又出版了厚達500多頁的《孟姜女口承傳說集》,詳細介紹了中國各地有關孟姜女哭長城的民間傳說。
梁祝:中國版“羅密歐與朱麗葉”
渡邊大學時代學的是文學專業,畢業后在東京的一所普通高中當教師,一干就是30年。2002年退休后,來到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學習漢語。留學期間所用《漢語中級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的第一冊第十四課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渡邊被這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深深感動。
在北京留學期間,渡邊利用假期奔赴浙江、江蘇、山東、河南、重慶等地,逐一尋訪了總共17處梁祝傳說遺存地,并用中文撰寫調查報告作為畢業論文。渡邊憑借這篇論文順利畢業,并被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評為“本科留學生優秀畢業論文”。
回到日本后,在日本僑報社的支持下,渡邊明次在東京成立了梁祝文化研究所,并完成了中日雙語本《梁祝故事真實性初探》、小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翻譯,又將中文本《梁祝的傳說》翻譯成日語出版,從而完成了“梁祝三部曲”,全部由日本僑報社發行。寧波市文學藝術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梁祝文化研究會會長周靜書撰文評價道:“比較全面地記錄了中國各個梁祝文化遺存地的歷史記載與現實狀況,并拍攝了數百張直觀的圖片,而成了梁祝文化實地考察的第一手資料,至少說是當今梁祝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信息與參考”,“毫不夸張地說,渡邊明次先生是全面走訪梁祝文化遺存地的日本第一人,也是國外第一人。”
讓孟姜女與長城一樣有名
“梁祝三部曲”很成功,然而渡邊的腳步并沒有停止。
渡邊明次告訴記者:“孟姜女的故事雖然在中國家喻戶曉,但是日本并沒有像萬里長城那樣廣為人知。”在“梁祝三部曲”之后,渡邊又用一年多時間實地考察中國11個省的27處孟姜女遺址,行程達1萬6000多公里,完成長達500多頁的《孟姜女口承傳說集》,書中詳細介紹了山東省齊長城、江蘇省滸墅關、河北省山海關、陜西省銅川、山西省曲沃縣等中國各地流傳至今的關于孟姜女的傳說、遺跡、遺址,還收錄了關于孟姜女的民間歌謠,并分析了中國關于孟姜女起源的論文。
孟姜女研究專家、銅川日報社長黃衛平在《孟姜女口承傳說集》序言中指出,渡邊先生對孟姜女傳說的研究,對國際間的交流很有意義,也是對世界民間文化寶庫的一個貢獻。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馬漢民在序言中指出,《孟姜女口承傳說集》的出版,對今人、后人在文學創作、歷史人物研究上,提供了一部有益的教材。日本僑僑報社總編輯段躍中指出,渡邊先生對中國文化進行著持續、積極的研究,這部著作與他的“梁祝三部曲”一樣,都會對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渡邊明次原為高中教師,2002年退休以后自費前往北京外國語大學留學。他利用在中國的4年學習時間,走訪了分布在中國十余個省市的梁祝故事遺存地,并拍攝了大量數碼照片,記錄了梁祝文化的最新信息,踏上記錄、研究、推廣中國文化之路。
渡邊明次表示,他的愿望是將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孟姜女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都介紹到日本。(原標題: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所長:鐘情“中國愛情故事”(圖))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北京) 200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