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921-959)邢州龍岡(今河北邢臺縣西南)人。五代后周皇帝,954-959年在位。本姓柴,郭威收為養子。改名郭榮。早年為郭威操持家務,曾經營茶貨。周初,任澶州(今河南濮陽縣)節度使,封晉王。顯德元年(954年)繼帝位。他精明強干,志氣宏大。在位期間,大權獨攬,親自裁決政事。他整頓吏治,任用賢才,賞罰嚴明,力革貪風,并采取一系列獎勵農桑的政策,減輕民困。他限令逃亡戶回歸鄉里,分給產業,允許農民耕種逃亡未歸戶的土地,重視興修水利,使農業生產獲得較快的發展。他還下令廢掉寺院300多所,允許尼僧還俗,禁止百姓剃度出家。又收取大量佛像、銅器用來鑄錢,進一步充實了后周的財力。他致力于國家的統一,曾大敗北漢于高平;西征后蜀,收復秦、鳳、成、階4州;三伐南唐,取淮南14州60縣;北伐契丹,收復瀛、莫、寧三州17縣。后因病回師,病死于開封。廟號周世宗,又稱柴世宗。趙匡胤建立宋朝以后,有感于柴榮的功績,賜給了他的后代“誓書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