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發源于欒川,在偃師匯入洛河,全流域均在洛陽境內,正是這條河孕育了伊尹,也成就了一段3600年的不老傳說。伊尹,這位奴隸出身的中國“第一名相”,因其官職而得名,因出生于伊水之濱而得姓。
近代出土的殷商甲骨中,就有祭祀伊尹的甲骨文文字記載。這就是說,自中國有成熟的文字記載后,伊尹就成為國家祭祀的對象。如今,由嵩縣和欒川縣文化部門聯合申報,“伊尹的傳說”進入洛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是人們對伊尹尊崇的歷史延續。
伊尹畫像
1 伊水處處可見名相圣跡
如今中國各地存在“爭奪”歷史名人的現象,作為中國“第一名相”、廚師行業的“祖師爺”,伊尹自然也不能幸免,有說他出生在開封陳留的,還有說他出生在山西合陽的,甚至在洛陽的說法也不同。
你若驅車從洛陽市區南下,經洛欒快速公路穿越伊川縣城,來到平等鄉大莘店村附近的“冢子疙瘩”,就能見到伊尹的墓和祠。據說每年農歷二月十七日,當地還有規模很大的廟會。
如今,當地政府重新整修伊尹祠,整修后的祠堂青磚院墻圍著,里面屋舍儼然,據說近年來香火很旺。祠堂后還有一個大土堆,當地人說它就是伊尹墓,墓的四周則是一片莊稼地。
你若再驅車向南進入嵩縣縣城,從縣城中心轉而向東七八公里,越過伊河和空桑澗,就可到紙房鄉龍頭村,這就是當地人傳說的“伊尹故里”。伊尹祠就在龍頭村村委和龍頭小學附近,這是一座破落的小院,現存的房屋是清朝道光年間在明伊尹祠的廢墟上重建的,而明伊尹祠又是在古祠的廢墟上重建的…… 幾經興廢,這座伊尹祠早已沒有了昔日的榮光。
繼續沿著伊河河谷向南溯源而上,就可到欒川縣城。縣城南面伊尹公園依山而建,廣場上矗立著峨冠博帶的伊尹塑像,下面的浮雕則記述了他的生平事跡。
從欒川縣城沿伊河上行約兩公里,岸邊原來有一座伊尹祠、一塊明代時立的石碑,上書“耕莘古地”,當地人說,這是伊尹的出生地……
一路沿伊河南行,處處可見伊尹祠和“伊尹故里”,我并不覺得奇怪。既然全國各地都有孔廟,那作為儒家尊奉的“元圣”,各地祭祀伊尹也在情理之中;“故里”之說則屬見仁見智,我們已經很難判定誰是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