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孟嘗君

2014/3/19 15:21:59 點擊數: 【字體:

 
    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雞鳴狗盜”。

    《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

    三年前,秦東陵被盜案告破,在被追回的11件文物中,一件刻有“八年相邦薛君造”銘文的國家一級文物漆木高足豆顯得彌足珍貴,印證了齊國人孟嘗君即薛君曾在秦昭襄王時在秦國任相邦的史實。近日,從陜西省文物部門傳來消息,考古專家根據漆木高足豆上的銘文推斷,秦東陵一號陵園的墓主就是秦昭襄王,那件漆木高足豆是由孟嘗君監造并獻給昭襄王的。一時間,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使得孟嘗君——這位歷史上曾經顯赫一時的人物走進人們的視線。

    父親田嬰要殺孟嘗君

    孟嘗君的父親叫田嬰,是齊國齊威王的小兒子,是齊宣王的弟弟,被封為靖郭君。這就相當于王爺的地位。田嬰有很多老婆小妾,共生下了40多個兒子。所以,對于田嬰來說,多一個兒子和少一個兒子沒有差別。而孟嘗君,就是這個少一個也可以中的兒子。孟嘗君出生的時候,田嬰就不打算養活孟嘗君,這是為什么?

    孟嘗君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嬰告訴孟嘗君的母親說:“不要養活他。”可是孟嘗君的母親還是偷偷把他養活了。

    等孟嘗君長大后,他的母親便通過孟嘗君的兄弟把他引見給田嬰。田嬰見了這個孩子憤怒地對他母親說:“我讓你把這個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養活了,這是為什么?”孟嘗君的母親還沒回答,孟嘗君立即叩頭大拜,接著反問田嬰說:“您不讓養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緣故?”田嬰回答說:“五月出生的孩子,長大了身長跟門戶一樣高,會害父害母的。”

    孟嘗君說:“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授予呢?還是由門戶授予呢?”田嬰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語。

    孟嘗君接著說:“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憂慮呢?如果是由門戶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門戶就可以了,誰還能長到那么高呢!”田嬰無言以對便斥責道:“你不要說了!”

    過了一些時候,孟嘗君趁空問他父親說:“兒子的兒子叫什么?”田嬰答道:“叫孫子。”孟嘗君接著問:“孫子的孫子叫什么?”田嬰答道:“叫玄孫。”孟嘗君又問:“玄孫的孫叫什么?”田嬰說:“我不知道了。”孟嘗君說:“您執掌大權擔任齊國宰相,到如今已經歷三代君王了,可是齊國的領土沒有增廣,您的私家卻積貯了萬金的財富,門下也看不到一位賢能之士。我聽說,將軍的門庭必出將軍,宰相的門庭必有宰相。現在您的姬妾可以踐踏綾羅綢緞,而賢士卻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飯食肉羹,而賢士卻連糠菜也吃不飽。現在您還一個勁地加多積貯,想留給那些連稱呼都叫不上來的人,卻忘記國家在諸侯中一天天失勢。我私下是很奇怪的。”

    從此以后,田嬰改變了對孟嘗君的態度,器重他,讓他主持家政,接待賓客。

    開辦三千人的“免費食堂”

    后來,孟嘗君繼承了父親田嬰的爵祿,封地就在薛邑。于是“官二代”孟嘗君開始招攬各諸侯國的賓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歸附了孟嘗君。孟嘗君寧肯舍棄家業也給他們豐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向往。他的門客有三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自己相同。

    孟嘗君每當接待賓客,與賓客坐著談話時,總是在屏風后安排侍史,讓他記錄孟嘗君與賓客的談話內容,記載所問賓客親戚的住處。賓客剛剛離開,孟嘗君就已派使者到賓客親戚家里撫慰問候,獻上禮物。有一次,孟嘗君招待賓客吃晚飯,有個人遮住了燈亮,那個賓客很惱火,認為飯食的質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孟嘗君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那個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就以刎頸自殺表示謝罪。賢士們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歸附孟嘗君。孟嘗君對于來到門下的賓客都熱情接納,不挑揀,無親疏,一律給予優厚的待遇。所以賓客人人都認為孟嘗君與自己親近。

    秦昭襄王聽說孟嘗君賢能,就先派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并請求見到孟嘗君。孟嘗君準備去秦國,而賓客都不贊成他出行,規勸他,他不聽,執意前往。這時有個賓客蘇代對他說:“今天早上我從外面來,見到一個木偶人與一個土偶人正在交談。木偶人說:‘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毀了。’土偶人說:‘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毀,也要歸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來,水流沖著你跑,可不知把你沖到哪里去了。’當今的秦國,是個如虎似狼的國家,而您執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來,您能不被土偶人嘲笑嗎?”孟嘗君聽后,悟出了個中道理,才停止了出行的準備。

    “雞鳴狗盜”救了命

    馮小剛的電影《天下無賊》里,黎叔說他最看不起打劫的,“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為何?因為黎叔是“偷兒”,而“偷”里面可是大有文章的。不管黎叔有沒有讀過書,讀了多少書,這話實在都很有學問。“賊”這種職業何時登上歷史舞臺,已無從考證。但歷史一旦記載,就有大手筆。

    《史記》中記載了雞鳴狗盜的故事。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門下有一能人,騙過軍隊駐守的“海關”成功“偷渡”了孟嘗君。

    公元前299年,在秦昭襄王的一再邀請下,孟嘗君擔任了秦國的相邦。其時,官職在“相邦”之下的丞相殳心中忿忿不平,于是私下勸說秦王道:“孟嘗君的確賢能,可他又是齊王的同宗,現在任秦國宰相,謀劃事情必定是先替齊國打算,而后才考慮秦國,秦國可要危險了。”于是秦昭襄王就罷免了孟嘗君的相邦職務。他把孟嘗君囚禁起來,圖謀殺掉孟嘗君。

    孟嘗君知道情況危急就派人冒昧地去見昭襄王的寵妾燕姬請求解救。燕姬提出條件說:“我希望得到孟嘗君的白色狐皮裘。”孟嘗君來的時候,帶有一件白色狐皮裘,價值千金,天下沒有第二件,到秦國后獻給了昭襄王,再也沒有別的皮裘了。

    孟嘗君為這件事愁得直上火,問遍了賓客,誰也想不出辦法。有一位能力差但會披狗皮盜東西的人說:“我能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于是當夜化裝成狗,鉆入了秦宮中的倉庫,取出獻給昭襄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來獻給了昭襄王的寵妾燕姬。燕姬得到后,替孟嘗君向昭襄王說情,昭襄王便釋放了孟嘗君。

    孟嘗君獲釋后,立即乘快車逃離,更換了出境證件,改了姓名逃出城關。夜半時分到了函谷關。昭襄王后悔放出了孟嘗君,再尋找他,他已經逃走了,就立即派人駕車飛奔而去追捕他。孟嘗君一行到了函谷關,按照規定雞叫時才能放來往客人出關,孟嘗君恐怕追兵趕到萬分著急,賓客中有個人會學雞叫,他一學雞叫,附近的雞隨著一齊叫了起來,便立即出示了證件逃出函谷關。出關后約摸一頓飯的工夫,秦國追兵果然到了函谷關,但已落在孟嘗君的后面,就只好回去了。

    這就是雞鳴狗盜的故事。想想就覺得神奇,能夠騙過衛士到王宮盜寶,騙過軍隊駐守的“海關”而成功偷渡孟嘗君這么大的人物,這樣的“賊”,“技術含量”自不待言。

    王安石著文狠批孟嘗君

    公元前299年,齊王受到毀謗言論的蠱惑,認為孟嘗君的名聲壓倒了自己,獨攬齊國大權,終于罷了孟嘗君的官。那些賓客看到孟嘗君被罷了官,一個個都離開了他。

    王安石有篇著名短文《讀孟嘗君傳》就根據這個故事對孟嘗君養士提出了與其他人不同的看法,原文全篇只有四句話、八十八字。此篇被歷代文論家譽為“文短氣長”的最短政論文意思是:“世人都稱道孟嘗君能夠招攬士人,士因為這個緣故歸附他,而孟嘗君終于依靠他們的力量,從像虎豹一樣兇狠的秦國逃脫出來。唉!孟嘗君只不過是一群雞鳴狗盜的首領罷了,哪里能夠說得上得到了賢士?不是這樣的話,孟嘗君擁有齊國強大的國力,只要得到一個‘士’, (齊國) 應當可以依靠國力成為天下霸主而制服秦國,還用得著雞鳴狗盜之徒的力量嗎?雞鳴狗盜之徒出現在他的門庭上,這就是賢士不歸附他的原因。”

    一生立志革新變法的王安石抨擊了“孟嘗君能得士”的傳統看法,告誡后人不能像孟嘗君那樣,徒有“好養士”的虛名,所養的士是讓人不屑一顧的雞鳴狗盜之徒,而沒有濟世興邦的人才跟隨他,所以不能腳踏實地為振興國家做出具體貢獻。王安石“雞鳴狗盜之徒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一針見血的指出:你若視小人之輩為“人才”,那么真正的人才是不會為你所用的道理。

    專注于傳統文化研究的著名學者趙大宏認為,王安石的文章只說明孟嘗君所養的客不是國家所需的棟梁,不是古人認為是“士”,而是一幫雞鳴狗盜的烏合之眾。王安石只指出了孟嘗君所犯的一個錯誤,從管理的角度上看,孟嘗君在管控三千人這個龐大的集團時,沒有對集團進行統一的戰略管控,沒有進行統一的人力資源管控,更沒有進行統一的文化管控。不過,話說回來,假如輔助孟嘗君的都是些經綸滿腹的大才,運籌帷幄,他怎么會有在秦國被困的危險呢?看來,王安石批評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雞鳴狗盜之輩在,所以大賢不來也。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三秦都市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