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探源】申姓起源南陽,祖宗申伯
2013/9/24 15:12:2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申氏是上古時期炎帝神農氏的后裔,他們的得姓之祖,是距今2800年前周宣王的母舅申伯。
①《元和姓篡》上說:“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號申伯,周宣王母舅也。晉有申書,魯有申豐,鄭有申侯,楚有申叔時、申公巫臣、申包胥、申亥,韓有申不害。魏郡,丹陽”②《史記》『三皇紀』指出:『神農之后有申呂封于申,其裔以國為氏!
周宣王的賢相仲山輔作詩贊美申氏的祖先申伯:“崧高維岳,峻報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
古代的申國,在今河南省南陽縣北方。這個申國,到了春秋時代被楚國所滅,他們的后人,當時“以國為氏”而姓了申。
望祖居瑯琊郡(今山東省諸城縣)。
春秋時楚國有申包胥,吳國攻楚,他奉命去秦求援,痛哭七日七夜,勺飲不入口,秦為出車五百乘援楚復國;還有名士申鳴。戰國時有思想家、政治家申不害,曾任韓相15年,為相期間,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國治兵強,他的學說和黃老齊名,著有《申子二篇》。楚有大夫申舟;楚魯人有申公,武帝時拜太中大夫。前秦有申香,身高一丈八尺,多力善射,每食飯一石肉三十斤,為拂蓋郎。西漢有大臣申屠嘉,惠帝時為淮南太守,文帝時遷御史大夫,后任丞相,封故安侯;經學家申培;南朝宋有申恬,為東宮殿中將軍;驍騎將軍申坦;北周有宰相申徽。宋代政和中有通判德順軍申積中。元化有山東行省申榮。明代有監察御史申綱。清代有詩人、畫家申涵煜,山西巡撫申朝紀。
法家堂;瑯琊常。“法家堂”出自戰國時韓國思想家、政治家申不害的典故。相傳他任相十五年,終不害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其學與黃老齊名,著書二篇,號申子,為法家之祖。申氏人家為懷念此人,故以“法家”為堂名沿用至今。也有的人家以『瑯琊』為堂名。
①安邦偉業(申包胥),戡亂宏才(申香)。②耆碩神仙(申泰芝),狀元宰相(申時行)!驹瓨祟}:【尋根探源】申姓起源南陽,祖宗申伯】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南陽申氏宗親網 201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