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黃歇與楚國晚期政治(4)
2012/4/19 14:58:3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力物力與財力,哪里還能去勵精圖治和抗御強秦?黃歇還憑借其雄厚財力,結黨營私,招徠食客, 多達“三千余人”,其中“上客皆珠履”[35]。人雖眾,但這只是一種陳設,真正有才華的人則不多見。故楚國人才濟濟,至末年卻幾無可用之人,以至趙使魏加倡“天下合從”時問黃歇有將否,黃歇答以臨武君,魏加則認為“……臨武君,嘗為秦孽,不可為拒秦之將也”[36],不值一提。有一個叫汗明的懷才不遇,終不得不向黃歇傾吐衷言:“今仆之不肖厄于州部,土出穴窮巷,沈污鄙俗之日久矣,君獨無意湔拔仆也,使得為君高鳴屈與梁乎?”[37] 在黃歇這種華而不實、設而不用的政策下,大名鼎鼎的荀子來到楚國受到冷遇,而楚人、荀子的學生李斯則離楚去秦效力,就非偶然。因此,黃歇的養士,絕非招攬人才,用于國難,而是私蓄勢力,包藏禍心的。這從黃歇與其食客的所作所為可以得到證實。原來楚考烈王無子,食客李園讓其妹與黃歇通,待有孕后,黃歇與李園妹謀,進幸考烈王,以期“賴天有子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盡可得”[38],做“娠姬竊國”[39] 的美夢。
另一食客朱英以為李園兄妹不可信,考烈王死后“必先入據權而殺君以滅口”,不如趁“楚王病”以“代立當國”,而后“南面稱孤”[40]。黃歇以為李園虛弱, 不敢輕舉妄動,考烈王死后仍入棘門吊,果被李園死士所殺。黃歇的養士適得其反,不僅自己招致殺身之禍,而且也把楚國推向隳亡的絕境。其時(公元前238年),秦王政殺女戮土毋,廢呂不韋。
楚國由于黃歇篡國野心而內部相殘,秦國則整肅奸宀九,政令劃一,兩相對照,楚國結局也就未卜可知了。因此,楚國晚期政治的腐朽沒落,其根子在黃歇。黃歇對楚國的敗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古人論及楚敗亡原因,指出楚國非無“堅甲利兵”可用,亦非無“固塞險阻”可守,而在于“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41]。此“道”即為統治之道。可見楚國晚期政治失誤,用人不當,黃歇誤國,是使自己招致敗亡的真正原因。【原標題:春申君黃歇與楚國晚期政治】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