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彥英:用原生態的寫法點亮生命的原色
2013/6/20 16:28:4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8月30日,河南省文聯副主席鄭彥英在第1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中國作家館”舉行了最新散文集《中國風情》的首發式。談到自己的新作,他說:“什么是中國風情?是從我們眸子里拷貝下來的那些風景和過往。”
《中國風情》由六篇描寫中國風情的散文《崤阪石茶》《白鷺》《從狗到犬》《相思樹》《嵐溪風景》《土》組成,涉及動物、植物、人物、親友、懷舊等方面。該書最大的特點是中英文對照,譯者是鄭彥英的女兒鄭六畫。
鄭彥英說,鄭六畫在讀自己的散文時,常常情不自禁地用英文翻譯出來。她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經常徹夜不眠,用半年時間終于翻譯完成,得到出版社的極大肯定,也讓鄭彥英十分感動,同時更讓他明白,只有用心熱愛包裹著我們的大自然,它才能變成和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的風情,永遠地落到我們的眸子里。
憑借《風行水上》獲得魯迅文學獎的鄭彥英在散文創作上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但他卻說,自己寫散文20多年沒有多大長進,直到在一次奇特的調研中,他將所見所聞完整地記錄下來,后來再拿出來看時才發現這種不設限制、真實記錄生活的文章其實很吸引人。從此,鄭彥英開始在創作中竭力追求表現生命原生態的豐富性和粗糲感,盡可能保持記憶和感覺的新鮮,不把一些毛茸茸的東西打磨掉,盡可能保留住特定環境下的氣味、色彩、感覺、情景,讓現場感、質感、生命的鮮活感更為突出。此外,他還盡可能保持作家主體當時當地的真實感覺,以強化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鄭彥英說:“我不是那種靠知識來補充,或者把書本上惡補來的東西填充到散文里以顯示文化厚重感的寫法,我依靠的是直覺、個人經驗、生命體驗、記憶中閃亮而難忘的東西。我比較排斥知識性的介入,生怕破壞了生命原色的鮮亮。”本報記者 劉 洋【原標題:鄭彥英:用原生態的寫法點亮生命的原色】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2012年09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