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劉禹錫:在蠻荒地播撒文明

2013/7/1 16:19:09 點擊數: 【字體:

 
    公元815年,一位刺史從京都長安被貶至荒涼的廣東連州,他就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劉禹錫。

  劉禹錫,河南洛陽人,22歲登進士第,23歲登宏辭科,24歲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三登文科,名播四方。貞元末年,劉禹錫參加了以懲酷吏、罷宮市、免欠賦、禁額外加征為主旨的“永貞革新”運動,失敗后連續兩次被貶,最后任連州刺史。

  劉禹錫帶著妻兒老小來到距離長安3600多里的連州。上任后,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心系連州,深入調查研究。他寫下《連州刺史廳壁記》,詳盡記述了連州的天文地理、建置沿革、山川氣候和民情物產,字里行間,滲透著他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

  劉禹錫懂得,要振興連州,必須開展文化教育,啟蒙州民心智。為此,他建造書院,登臺講學,栽培州人。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元和十二三年間,連州出了第一個進士劉景。劉禹錫賦詩《劉景擢第》以示祝賀:“湘中才子是劉郎,望在長沙住桂陽,昨日鴻都新上第,五凌少年讓清光。”二十年后,劉景的兒子劉瞻又高中進士,并于懿、僖二朝兩度入相。此后百十年,連州相繼有陳拙、張鴻、黃損、鄧洵美、孟賓于等十數位詩人名聞于世。

  連州地處五嶺南麓,是漢、瑤兩族雜居的地方,瑤族百姓常常受到漢族權貴的歧視與壓迫。劉禹錫卻主動跟瑤胞交往,倡導瑤漢團結。在瑤族的“獵日”,他跟隨瑤族獵人上山打獵,并寫下《連州獵日觀莫徭獵西山》,把瑤族同胞帶著獵狗圍獵的場面描繪得生動傳神。在《莫徭歌》、《蠻子歌》中,他對瑤族同胞的風土人情作了生動描繪。

  為發展生產,劉禹錫進村入戶了解農桑,寫下了一首首表現農家生活的詩歌。如《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記敘了農民插秧的勞動情景及農夫與計吏的對話,贊美了農民的勤勞淳樸,諷刺了封建統治的黑暗,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之情,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連州出現疫病,他寫信給遠在湖南的薛景和身在廣西的柳宗元,請求他們寄單方來。收到方子后,他給患者抓藥服用,并把清熱潤肺的藤婆茶制成茶餅發給群眾,收效很好。經歷了這次疫情,劉禹錫加強了對醫藥的研究,把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方劑寫成了醫書《傳信方》,供連州人民治療疾病使用。《傳信方》不僅在連州流傳開來,還傳遍南粵大地以至大江兩岸。

  劉禹錫在連州任刺史四年半,重新修繕海陽湖,建亭立榭,帶來了中原文化,使海陽湖成為嶺南地區的文化名園。他還把中原的農耕技術帶入連州,教州民用機械吸水灌溉農田,墾復梯田,發展農業生產,改善人民生活。

  元和十四年(819年),劉禹錫母親病逝,他護送靈柩北上洛陽,就此告別連州。劉禹錫踐行了在《連州刺史廳壁記》中的心愿:整肅官場,做到“功利存乎人民”。他“功利存乎人民”的為政觀,至今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黃志超)【原標題:劉禹錫:在蠻荒地播撒文明】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2013年02月06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