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從賈誼的人生說起

2013/7/2 9:31:49 點擊數: 【字體:

 
    西漢著名文學家和政治家賈誼從小博覽群書,18歲就負有盛名。由于地方郡守的舉薦,他得到了漢文帝的賞識,一年之內五級連跳,當上了太中大夫。文帝曾想提拔他擔任公卿之職,但遭到大臣們的強烈反對。此后不久,賈誼就離開了京城,先后擔任長沙王、梁懷王太傅,33歲便郁郁而死。年輕有為卻無大為,奇才可用終無大用。賈誼的命運曾讓歷代知識分子嘆息不止,且多有不平之論,他也成為歷史上懷才不遇的代名詞。那么,賈誼的境遇真的就只是簡單地歸結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嗎?

  賈誼被埋沒實在可惜,所以歷來人們大多都同情賈誼,認為是客觀原因造成了賈誼的懷才不遇。宋代文豪蘇軾卻寫過一篇《賈誼論》,他在對賈誼惋惜之余,還從人才自身的內在原因分析了造成他悲劇的必然性。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也就是說,賈誼的遭遇實際上也由他自己不能夠正確對待逆境,謀略一旦不被采用便自暴自棄,認為再無出頭之日,從此一蹶不振引起的。所以,蘇軾認為:“非漢文不能用生(賈誼),生之不能用漢文也。”這就提出一個問題:人才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成長環境?

  誠然,大千世界,人才濟濟,“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才處處可見,可謂“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十戶之邑,必有俊士”。然而,有才不難、用才實難,用好、用足、用活人才固然十分重要,但作為人才自身來講,如何善用自才其實更為關鍵。

  蘇軾還曾有過這樣的名句:古今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唯有堅韌不拔之志。的確,人的一生經歷從來不是一個風平浪靜的港灣,這里有風風雨雨的吹打,也有顛簸不平的動蕩;有來自同行的妒忌,也有來自競爭對手的艷羨;有平步青云的機遇,也有前功盡棄的挫折。總之,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在這里都可以嘗到。因此,一個人如果滿腹經綸卻無豁達大度的胸懷,才高八斗卻無面對挫折的勇氣,不能“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一旦遭到壓制、排擠、嫉妒、打擊,便容易牢騷滿腹、怨天尤人、自喪其志、自廢其才。所以,有遠大志向者必要有所待;要成大事業者必要有所忍。有時候不是不用人,而是人才不能“待”,不能“忍”,沉不住氣,耐不住性子,最終有才能也難以施展。

  善于自用其才,就是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辛棄疾詩曰:“莫道江上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行路難,成才更難。對于人才,特別是年輕人來說,組織、集體固然應該多一些寬容、多一些關懷、多一些支持,但從人才自身來講,在遇到艱難的環境時也要堅韌不拔,保持傲骨仍在,傲氣不生,不能一遇困厄就一蹶不振。中華民族的復興關鍵在人才,每一位懷揣著遠大的人生抱負和理想目標的年輕人才,在修成匡時濟世之才的同時,也必須去錘煉自己的堅韌不拔之志、審時度勢之識和兼容并包之量。方如此,才能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盡人才滾滾來”的局面,才不會讓賈誼的人生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原標題:從賈誼的人生說起】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網 2012-09-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