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發展可以有千百種形式,但其歷史文化,始終影響著她前進的方向。
洛陽是一座有五千年文明積淀的歷史文化名城,她曾經長期作為經濟文化中心存在于世界東方。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與形成大多與洛陽有關。一個個遺跡、一部部史書、一卷卷檔案,記錄著洛陽這座城市的滄桑歲月、貯存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洛陽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座寶藏,我們應予以珍視、勤于挖掘、勇于開發、敢于創新,使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散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歷史文化遺產如何為現代社會服務,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洛陽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給收藏行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以洛陽三彩藝術為例,洛陽仿古三彩、三彩壁畫的創新與發展,就是文化凝結于產品、產品轉變為財富的成功例證。洛陽歷史文化遺產怎樣更多、更有效地由無形變為有形,是我們開拓思路、大膽創新的首要任務。
繼承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使其在現代社會擁有更大的價值,關鍵在于創新。歷史文化,只有發展才有生命力,只有傳播才有影響力,只有繼承創新才有社會價值。轉化為社會財富是文化產品體現價值的方法。否則,要么束之高閣,塵封彌久,要么是沉湎懷舊,抱殘守缺,無疑是對歷史文化遺產的浪費。
創新,應該與時代同行,就是傳承和發展歷史文化中的先進思想、傳統技藝,打造具有歷史文化內涵和時代特色的產品,使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
洛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創造文化財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期望更多傳承者尋找歷史文化底蘊與時代進步的結合點,著眼于新形勢下的城市發展進程,著眼于人們的文化需求,喚醒更多沉睡中的歷史文化遺產,讓它們以新的面孔走進我們的生活。□本刊記者 張寶峰 文/圖【原標題:趙跟喜:創新讓文化遺產“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