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閻連科:拿諾獎拯救不了文學 現狀是已走向衰弱(2)

2013/7/3 9:55:23 點擊數: 【字體:


  閻連科:對我造成的傷害比大家想象的還要大。大家說很好嘛,翻譯了很多,掙了很多錢,其實我經常說自《為人民服務》之后,我的十年寫作沒有長進。如果以《日光流年》開始,《日光流年》寫完兩年又寫了《堅硬如水》,接下來又有三年寫了《受活》。但《為人民服務》后你的想象力是往下走的,如果不是《為人民服務》,我非常清楚《丁莊夢》會是什么樣的寫作,那是我一生中間遇到的最好的題材之一。因為我的妥協,因為我的忍讓,因為我的退縮它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在我看來《丁莊夢》是非常詩意和溫暖的,完全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子。《風雅頌》又不斷地修改,出版社修改,當然這中間我還寫了《我與父輩》!段遗c父輩》不管讀者多么喜歡,這是完全不經意之間的一次寫作,并不是自覺的,無論它多么受讀者喜歡,對我來說那是沒有難度的寫作,那就是你的生活,你就那么誠實坐下來寫就可以了。我可以再多寫5萬字,讀者也會非常喜歡,少寫2萬字它仍然有影響。一直到寫《四書》,這十年、九年之間是我寫作年齡最好的階段,也是創造力最強的時候,沒有人能夠理解。你好像得了多少好處,全世界都關注你,但我非常清楚這十年我應該寫得更好一點,可是沒有。這個傷害沒有任何人可以體會,他怎么會知道原來《丁莊夢》是另外一個構思,后來把它扔掉,寫了現在這個故事。

  南都:當時把構思扔掉是為了什么?

  閻連科:為了出版,為了溫和,說白了就是妥協,就是一次自我審查的過程。我說并不害怕別人的審查,最終更害怕自己對自己的審查。

  南都:寫《四書》時已經從這件事的影響中走出來了?

  閻連科:你已經更加理性,更有能力面對現實,更加自覺地知道怎么去做了,所以《四書》的不出版是有心理準備的,你不會有任何驚訝。一個作家不管寫二十年、三十年,其實你的好作品往往是在不經意間寫出來的,當你做好了充分寫一部好作品的(準備)時可能真的是不行的。我想一個作家充滿著創造力卻渾然不知的時候那,是最好的狀態。

  同代人的努力與野心

  南都: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公布的前夕我看到徐星在微博上寫,如果有中國作家得獎的話,他賭你能得獎。類似這樣的期待你自己怎么看?

  閻連科:它不會給我,這一點很明確,我覺得莫言是實至名歸的,第一他寫得很好,第二不管是中國還是海外讀者都是可以認同的。

  你給了我和別的作家會讓很多人不認同,給了閻連科大家會覺得為什么給他,是不是因為他備受爭議就給他?莫言拿獎了結了中國人的一樁心愿,很多作家都可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平靜下來,重新去認識文學,重新去認真寫作,再不需要有那種焦慮或者被焦慮了,那我覺得這件事情對所有的作家都是一個好事情。那一把烈火就交給莫言了,燃燒的是他,被燃燒的也是他(笑)。

  南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你怎么評價你這一代作家的成就與得失?

  閻連科:大家說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文學作品,每個時代都有屬于這個時代的作家,19世紀是那樣,20世紀是這樣。這一代的作家我借著大江健三郎的話來說,他認為在世界上少有的像中國這樣在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作家,有這么整齊的一批,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個時代是屬于年輕人的,但是這個時代的文學至少在目前還是屬于這些作家的。

  第一因為這代作家的經歷、命運、經驗比任何一代作家都豐富,他親歷了30年前和30年后的狀態,他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又經歷了我們所謂的比1949年更遠的時代,他也或多或少在體驗你們這個時代的生活。老一代70多歲創造力、生命都逐漸進入消退的狀態。中國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作家無論你讀多少書,寫作還是和這一代人太不同了。這代人更多是關心他人,關心社會或者說更關心人本身。我想80、90的人更關心“我”本身,這是有差別的。沒有什么高下之分,屬于80、90的時代已經到來了,但屬于80、90寫作的文學作品還沒有到來,或者說我們所渴望的真正屬于他們的最理想的作品還沒有出來。

  我經常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遇到了寫作資源最好的一個時期,我相信這些作家50多歲,有可能40多歲也是正當寫作最好的階段。我們會說王安憶的寫作、莫言的寫作、劉震云的寫作、賈平凹的寫作、韓少功、李銳等,60年代(生人)余華、格非、蘇童,再年輕的李洱、畢飛宇都是非常優秀的。

  最重要的是,這些作家無論他們開什么玩笑,說什么,這些人骨子里都是有文學理想的人。例如余華、蘇童、劉震云。別看劉震云每天說說笑笑,那是在寫作上有巨大野心的人(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人。當有巨大的文學理想的時候,就會讓作家的才華成倍地放大。當然每一代人,80、90也許有他們的文學理想,我們不知道。但是(50年代出生)這一代人的文學理想其實我們是能夠看得到,摸得到的。他們心目中的好作家、好作品是在他們眼前擺著的。而且當他們充滿著文學的野心、理想的時候他們對經典的理解是正確的。

  南都:正確的?

  閻連科:他非常明確哪些是經典,哪些不是經典,哪些是他所努力的經典的方向。他寫不出經典來,但是他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談阿城也好,王安憶也好,莫言也好,這一批作家他們其實在30歲左右或者40歲左右都把他們最好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寫出來了。我們說30、40年代張愛玲也好,蕭紅也好,沈從文也好,這些經典的作家也已經都在這個年齡段寫出了他(她)具有一生意義的作品,但是今天我們去反觀所謂“80后”的時候無論如何也是30歲的人了。一代充滿才華的年輕作家沒有寫出屬于一代人的作品,市場成就了他們,市場也害了他們。

  南都:閻老師剛才談到文學理想,包括文學野心,你寫作的野心是什么?

  閻連科:我沒有野心(笑)。我經常開玩笑說最大的愿望是60歲以前要寫出一本世界上“最黃”的小說來,當然這是一個玩笑,其實是希望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光保持今天的創作激情、探索熱情,更重要的是老天幫忙寫出和我一生作品都不一樣的作品。

  我的上一代作家,你去醫院看他們,或者從他的回憶錄上看到他說,我最理想的作品沒有寫出來,無比惋惜。但是回頭冷靜去想你一生最值得寫的作品沒有寫出來,那最值得寫的時候你在干什么?我現在50多歲,我在最該寫出什么樣作品的年齡里確實把那個它寫出來了,我想這讓你躺在病床上稍作知足和安慰。

  南都:前段時間馬原在云南被打了,包括像去年發生在你身上拆遷的事情,也有人評價這是這個時代作家境遇的一種表現,你怎么看?

  閻連科:我覺得也不能說作家的遭遇,這是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在這件事情上都不要特別悲觀,每一個人也都別幸災樂禍,你也是中國的一員,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在你頭上。拆遷落到閻連科的頭上,它有一天也會落到另一個人頭上,這都是中國的現實。閻連科你遇到你也不要過分悲傷,認為你的命運多么與眾不同,通過這次拆遷你知道無數被拆遷的人的命運比你閻連科更加痛苦,更加悲傷,他連說話的可能都沒有,你是一個作家你還有表達的可能。在中國不能表達,你還能在海外表達。因為你能發出聲音來,那些拆遷的人就會對你相對寬容和沒有那么肆無忌憚,但是更多人每天遭受著肆無忌憚地對待。

  以我五十幾歲的年齡沒有別的,我們畢竟在相對溫馨、平和地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2012年12月28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閻連科:渴望精神的自由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