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市、羊城書市上,《歧路燈》都是熱門暢銷書。香港書業(yè)人士說:“提起《歧路燈》,就想起中州書畫社。”
《歧路燈》出版后,港澳和海外市場反映非常強烈。海外由國際書店發(fā)行,港澳由香港三聯(lián)書店發(fā)行。國際書店一次性訂了兩千套,香港三聯(lián)書店一次就訂了四千套,又續(xù)訂了兩千套,大陸版圖書中,《歧路燈》在港澳和海外的發(fā)行量非常亮眼。
香港三聯(lián)書店分四次在香港文匯報、大公報以頭版顯著位置刊登《歧路燈》發(fā)行廣告,香港文匯報報道:“幾周來,不少人持報紙廣告前往各大書店質詢,可見這部被譽為《紅樓夢》《儒林外史》外又一巨著小說,香港文化界里激起了很大反響。”
臺灣短時間里,竟出現(xiàn)了六種《歧路燈》翻印本。
海內外媒體紛紛報道此書出版消息,新華社1981年5月16日,發(fā)表了此書出版前后的長篇通訊,全國多家報紙予以轉載。
1981年,《歧路燈》獲河南省第二屆社科科研成果獎、1981年度河南省優(yōu)秀圖書編輯一等獎。
1979~1989年,以十年為歷程評書,它獲得河南省優(yōu)秀圖書優(yōu)秀獎。
此書出版,學術界也引發(fā)強烈反響,一時掀起了《歧路燈》研究高潮,很多專家撰文給予肯定,從出版社結集而成《歧路燈論叢》一、二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批專家對它進行的多方面解讀。這其中,有郭紹虞、朱自清、郭伯恭、徐玉諾等上世紀二十年代對《歧路燈》的研究文章,他們從各個角度,對此書價值給予了盛贊。還有當代一批評論家對《歧路燈》的新解讀,這批專家,遍布全國。
之后,河南多次召開全省和全國學術研討會,專家們提交了不少有價值的研究文章。平頂山學院部分中青年學者,已成為《歧路燈》研究的中堅力量。
“在臺灣,也出現(xiàn)重要學術著作。學者吳秀玉、高雙印夫婦兩人,潛心研究十幾年,出版《李綠園與其〈歧路燈〉研究》一書,內容豐碩。新加坡吳聰娣女士出版《《歧路燈》研究——從《歧路燈》看清代社會》一書,以具體生動實例表明,《歧路燈》堪稱生動清代社會生活畫卷,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楊海中道。【原標題:《歧路燈》八十年代大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