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跟隨勾踐二十多年,為其運籌謀劃,終于滅掉吳國,之后勾踐稱霸中原,范蠡也當了上將軍。越王還說“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史記》)可以說這時的范蠡正在備受越王的寵愛,許多人作夢都想得到這些,然而范蠡卻出人意料的選擇了離開,他與家眷及貼身侍衛(wèi)乘船到了齊國,并且從此更名改姓,再未返回越國,后來范蠡一家定居于陶地,經(jīng)商為業(yè),人稱陶朱公,每到一地,都能成名,深受百姓喜愛。
范蠡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也是越王最得意的時刻,突然隱退,在常人看來,似乎有些不值,畢竟他為越王付出了自己二十多年的歲月,為什么不好好地享受一番再離開呢?可是他還是毅然地選擇了離開,一點都不猶豫,應當說范蠡還是非常明智的,他是一位智者,也因此,他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免遭了殺身之禍。可是大夫文種就沒有這么幸運了。范蠡離開越國到了齊國后給文種寫了一封書信,上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見到書后,乃稱病不朝。此時有人讒言說文種欲作亂,于是越王踢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shù),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原標題:做人學學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