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教了一輩子‘頭疼’的課”----------訪劉錫慶教授

2013/7/9 14:24:29 點擊數: 【字體:

    叩開劉錫慶教授的家門時,他剛剛批改完學生作業。雖然已是有著47年教齡的教學名師,但在與記者交流的一個多小時中,劉錫慶教授目光中始終閃爍著謙遜的態度,言語中透著平和,娓娓而談中,讓人絲毫感覺不到“名師”的架子。

  1960年,22歲的劉錫慶從北師大中文系畢業后留校,在寫作指導教研室任教。教的第一批學生就是當年入學的65級新生(那時北師大中文系是五年制):“當時班上有五、六十名學生,有的學生是中學老師出身,年齡比我大十幾歲。”劉錫慶教授開玩笑地說,雖然班上有許多“老”同學,但“革命同志不講究禮節”,師生見面時竟也避免了許多禮節上的尷尬。在劉錫慶教授幾句簡單的開場白中,我們的談話開始了。
“教了一輩子‘頭疼’的課”----------訪劉錫慶教授

 
    教學:教了一輩子“頭疼”的課

  劉錫慶教授編寫的《基礎寫作學》(1985年出版)被認為是當代寫作學研究的開山之作,他本人也在“寫作學”研究上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除對本學科的研究外,劉錫慶教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寫作方面教學教研上。

  有句話說:大學三件寶――寫作、英語和電腦。寫作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他看來,寫作是對人生命的延續,對任何人都很重要。因為“人壽有盡,而文章是可以傳之不朽的”。

  因為寫作課教學非常復雜,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而且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所以被公認為是最難教的一門課程,有時候為批改一個班的作文,需要花掉整整一、兩個禮拜的時間。這門最讓老師們頭疼的課程,劉錫慶教授卻樂此不疲地為它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他還開玩笑地說自己是“教了一輩子‘頭疼’的課”。直到現在,寫作教學對他來說還是生活的絕大部分內容。

    寫作能力:文理生相差不大

  “人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一般是比較平衡的。而且,美國曾有人提出‘通過寫作去學習’,就是把寫作當成一種工具來輔助各科的學習。‘一把鑰匙開門,多扇窗戶即見’,會讓人了解更多的東西。所以寫作能力對于文理生來說相差并不大。尤其一些高素質的理科生,轉學文科時難度不會很大,一名曾學過四年商學專業的本科生就考取了中大中文系研究生。”說到這里,劉錫慶教授還現身說法,鼓勵大家堅持寫作:“最初自己并不喜歡寫作,但后來覺得寫作的確給了我莫大的好處,02年北師大百年校慶主編《我與北師大》一書時,憑著對文字獨特的敏感力,多就少改,只用了不幾天時間就全部編完了;在主編另一部《百年圖志》時,大體情況也是這樣,沒有費很大的勁。”可見,寫作能力是可以不斷提升的。

    寫作教師:學生作文的督促者和指導者

  劉錫慶教授把寫作教師的角色比為“一根鞭子”。他說寫作就像打乒乓球一樣,需要持之以恒的鍛煉,而人都是有惰性的,在寫作教學中,學生偷懶、不愿寫,就得“抽一鞭子”過去,逼他動筆。

  教師不但是一名督促者,也是一名指導者。在他指導創辦校園文學雜志《谷風》時即是如此,劉錫慶教授從未直接參與雜志的編刊工作,而是作為一名指導者,給學生充分發揮才能的空間,他說:“學生刊物要辦出學生特色,要辦‘學生自己的刊物’,然后在各校之間進行文學交流,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人才、鍛煉人才”。

  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一是要“愛學生”,這是最基本的;二是要對教學內容非常精通;三是要對教育事業有奉獻精神。劉錫慶教授說。


     桃李贈言:

  古諺有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說桃李等樹,不會說話,從不自我宣傳,但是到桃李樹下來的人卻絡繹不斷,樹下的野地也會自然地踏出一條路來。劉錫慶教授從事寫作教學47年,如今已是桃李滿天下,許多學生成為國內各自領域內名家,像中華書局《文史知識》主編柴劍虹、文化部戲曲研究所教授、博導孟繁樹、山西大同學院中文系主任翟綱緒、揚州職工大學古典文學教授蔡文錦等,包括北師大珠海分校文學院的張明教授(78級),均曾師從劉錫慶教授。
 
  “劉錫慶老師政治立場堅定,關心國家、人民的事業;關心北師大、珠海分校、文學院的發展;關心學生的成長;教風端正,誠信育人,師德高尚,為人師表,深受學生愛戴。事業心強,在教學、科研方面不斷創新、開拓,碩果累累;協作精神強,關心他人,關心中青年教師的發展、成長,具有知名學者的人格魅力和風范,深受老師們的尊敬。”

                           ――北師大珠海分校文學院教授:張明

 
  “文學如人生,我們會在您的教誨之下,學會寫作,也學會做人。我們會扎扎實實地習作,踏踏實實地走好人生路。謝謝您的諄諄教誨!

                                                                                                                                                                 ――北師大珠海分校02級學生:王韡
 

  “當您在課堂上縱意馳騁的時候/您不會注意到/講臺下,多少雙眼睛正閃著/渴慕的光芒望著您。/您是我們心靈的雕塑師/您是獨一無二的引路人。”
                           
                                                                                                                                                                  ――北師大珠海分校03級2班全體同學

  “劉老師總是與學生平等對話,不擺任何架子。他教給你更多的不是某件具體事物,而是一種生命體驗,不需要任何修飾。課堂上也喜歡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跟別人分享和討論。”
                                                                                  ――北師大珠海分校05級學生:鄭南陽
 
     采訪手記:
 
  采訪劉錫慶教授時,不停有學生打進電話。對于每一個求教的學生,劉錫慶教授總是耐心細致地講解,像是一位長者與朋友之間的悉心交談,全然沒有說教的語氣,讓人心底油然而生幾分敬意。
從1960年從教起至今,劉錫慶教授已經走過了47年教學生涯,而今雖已年近古稀,卻從未停下教書育人的腳步,而是在教學崗位上繼續發揮著自己的余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古詩原來如是,劉錫慶教授原來如是。

  劉錫慶個人簡介:教授,曾任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56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60年畢業。先后任北師大寫作、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系學術、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作家協會理事,文學評論委員會主任,魯迅文學獎散文獎評委,老舍文學獎評委,“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教育部中小學語文教材審查委員。在“寫作學”研究上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寫作基礎知識》《寫作通論》《諸體述要》等著作頗有影響。1985年出版《基礎寫作學》,被認為是當代寫作學研究的開山之作。主編有《中國寫作理論輯評》(全五冊)《中國寫作理論史》《寫作學辭典》《作文辭海》等。后轉入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曾參編統編教材《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中華文學通史》、《新中國文學五十年》等,著述豐富。 現主講“基礎寫作”“ 中國當代散文專題”等課程。【原標題:“教了一輩子‘頭疼’的課”----------訪劉錫慶教授】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網 2008-5-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