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誰持彩練當空舞 ——梁彤瑾散文創作的美學意蘊

2013/7/24 10:52:11 點擊數: 【字體:

    梁彤瑾是位勤奮的作家,他在繁忙的新聞工作之余寫了100多萬字的散文,從美學角度來觀照他近年來出版的七部散文,我們會看到美在這里得到了提練和升華,成為作家自覺追求的一種風格。
  
    一杜甫的“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是調和美。蘇軾的“黑云翻黑未壓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屬對比美。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是相互映襯的美;他描繪彩虹“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則體現了形式美中的“多樣統一”法則。形式美來源于生活實踐,是自然、生活、藝術中的色彩、線條、形體和聲音等各種形式因素及其有規律的組合所具有的美。試看梁彤瑾幾本散文集的書名:《黑色將軍戈壁》、《紫色博格達峰》、《青色烏倫古湖》、《紅色瑪納斯河》。這一組書名既色彩斑斕,又渾然一體,形成一個有機的系列。
  
    沒有情感,可以說就沒有美感。恩格斯說,“憤怒出詩人”。我國古代文藝理論巨著《文心雕龍》指出,“情動而辭發”,“情動而言形”,“為情而造文”。
  
    梁彤瑾的心靈底片感光度頗高,敏銳善感,多彩豐厚,他在創作中充滿了激情。綜觀他的作品,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一種深厚的感恩情結,在《泉水有情留師心》一文中,他回憶了初中三年的情景。他的母校是位于北泉鎮的石河子總場中學。40年過去了,他不曾忘記自己的恩師,一一描繪他的班主任和各科老師的音容笑貌,感念他們的教誨。梁彤瑾原先是個基層醫務工作者,他永遠忘不了扶他上馬幫他走上文學之路的一個關鍵人物王可人。在《可人吾師》一文中,作家講述了他與王可人的相識相知。可人坦蕩誠懇,辛勤一生,甘為人梯,雖名不見經傳,卻是梁彤瑾心中的圣人。
  
    梁彤瑾的故鄉有著別樣的韻味。在《昨夜的帷幕》中,作家站在伊犁河渡口,歲月拉長了他的思念,他在心底默默問一位由此漂泊他鄉的朋友,“你帶去的故鄉的戈壁石還在身邊嗎?當異國的夕陽染白你鬢發的時候,你肯定要痛飲孤獨”!
  
    梁彤瑾的散文還有一個特點是他的豪氣正氣。作品不再拘泥于時下的“美文”、“精品”,而蘊含著磅礴大氣。這種選材上的靈活寬泛和文風上的粗獷雄健,皆來自作家的閱歷、胸懷和信仰。如《我在農場入黨》,記述了作家爭取入黨的莊嚴歷程,充滿了神圣感。他認為,堅持“入黨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是政治生命的里程碑”,他勉勵自己“堅持思想入黨一輩子”。再看《國旗飄揚我心中》,作家推出了典型人物沈桂壽。沈桂壽是支邊青年,是農十師邊境農場一個普通農工。20世紀60年代,是他第一個在團里把五星紅旗升上藍天。從此,他清晨升旗,傍晚降旗,年年月月,風雨無阻,堅持30多年直到退休回江南老家。作家在泰國曼谷看到一家超市門前掛著五星紅旗,“那心情就像兒子見到久別的母親”;在電視上看到王軍霞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奪得萬米長跑冠軍后,高舉國旗繞場一周,他說“那是心靈的呼喚,愛的釋放”。五星紅旗飄揚著作家的理想信念,昭示了作為中華之子的驕傲和豪邁,眷眷愛國之心炙手可熱。
  
    散文最本質的美可能不是形式或詞藻,而是思想與情感。二生活是作家藝術家創作的最豐富最廣大的源泉。中國古代美學思想非常強調以自然為師,提出“外師造化”,強調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梁彤瑾這個作家當得辛苦也瀟灑。他走到哪兒寫到哪兒,他的散文有三分之一是游記,是對自然美的感受和體驗。作家在《聆聽喀納斯冬韻》一文中禮贊白樺樹、馬和野鴨,就是賦予這些客觀對象以人的某些特征,借以抒發情懷,寄托理想、情思,激勵斗志,從而使其成為審美對象。兩匹棗紅馬在零下40攝氏度的高山雪原上悠然自得,馬的耐受性讓作家驚訝,他感到那馬“像兩團火焰,點綴得雪原更加亮麗”。而“白樺堪稱樹族中的硬漢子”,專找高寒地帶立足。野鴨冒著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在喀納斯湖心戲嬉,這種頑強的生命力,讓作家感慨:“我們人類自愧弗如”。
  
    《鎖迷黃山》是值得稱道的一篇游記,作家說黃山上的“愛情鎖”多得出奇,“在黃山任何一座山峰,只要有鐵鏈,就有鎖。”“黃山是中國鎖的博物館”。古往今來,無數熱戀的男女來到黃山各自拿出“愛情鎖”,共鎖在鐵鏈上,向天發誓,向山靈許愿,海枯石爛不變心。而他偏偏在黃山見到聽到不少沒能鎖牢的愛情悲劇,他質疑那些獻鎖的“真能把愛情鎖住嗎?”他幫忙為一對獻完鎖依偎在鐵鏈旁的情侶拍照,祝愿“他們的愛情不是瞬間”!
  
    宋代山水畫家郭熙曾說,“千里之山不能盡奇,萬里之水豈能盡秀”。梁彤瑾是一位辛勤的歌者牞他的信條是“想唱就唱,管他那么多呢”。他散文創作中的不足也正在于此。散文還是應注意題材的選擇和表達的角度。角度,是作家藝術眼光的試金石。站在什么位置,選取什么方向觀察和反映生活,很重要;選擇什么樣的題材,更是直接關系到作家的藝術個性和作品的社會效應。祝愿梁彤瑾的散文寫得更美更精粹。王伶【原標題:誰持彩練當空舞 ——梁彤瑾散文創作的美學意蘊】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疆日報 2008年07月25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大地震告訴我們什么?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