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等領導來北戴河看望會見他們,并和他們合影留念。“作為一名普通鄉村教師,能在北戴河受到習近平副主席的親切接見,是對我最高的獎勵。”徐云玲說。
會見結束,中央組織部召開座談會,徐云玲把自己一人在大山深處堅守26年,壘石頭教室,沒讓一個山里娃失學的經歷講了出來。會見結束,不少專家主動提出要幫助她。
8月11日,徐云玲母女結束北戴河之旅返回河南,回到了新征程。村民們,不知她去了哪兒,她也沒說。“我會在開學時,給我的學生講我去北戴河的見聞,讓他們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新教室
新教室是東方今報持續報道后,上海一批“80后”年輕人捐款16萬元修建的,教室、圖書室、電腦室,都已完工。由于沒校址用地,徐云玲貢獻了自家六間宅基地。她則和丈夫暫住在旁邊在外打工的侄子家中。
3間石頭教室保留了下來,作為見證和紀念沒拆。石墻上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字跡還依稀可見。電視是舊的,沙發是舊的,家具是她結婚時帶來的,更舊。
●幼兒用的低矮桌凳還沒著落
天快黑了,徐云玲將早上沒吃完的剩米飯重新加熱,又炒個小青菜,這便是晚飯了。
“村里不了解情況的人說我給兒子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在泌陽還有一套別墅,還有很多存款,每次記者來都給錢。我真有那么富就好了。”徐云玲笑著說。建房款基本花完了,相反,他們還倒貼錢拉回來沙石料。
駐馬店團市委捐的新課桌、新凳子,對學前班的幼兒太高了,這部分桌凳還沒著落。
■ 對話
自己的眼界和教學水平
還有待再提高
記者:北戴河休假歸來感受是什么?
徐云玲:最強烈的感受是自己的知識水平太低,自己所做的事兒微不足道,自己的眼界和教學水平還有待提高。這次北戴河休假也感覺到了壓力,以后更應多學習,多請教,把自己的教學水平再提高提高。
記者:你會一直教下去嗎?
徐云玲:我會更加努力地一直教下去,讓更多的山里孩子走出大山,去服務社會,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我只是一個深山溝里的老師,卻得到領導這么高的重視和社會各界人士這么大的支持。秋季開學,孩子們就能住進寬敞明亮的新教室了,我感到非常欣慰。我愛好教育事業,我感恩這個社會,我認為,自己盡最大的努力一直教下去,才是對這個社會最好的回報。
北戴河剛歸來,徐云玲老師就忙開了,她說“馬上開學了,學校院墻還沒拉上,水井還沒打好,還有很多活要干”。【原標題:“巴掌小學”徐云玲:感恩社會我會盡力一直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