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符氏三姐妹

2013/12/3 11:43:15 點擊數: 【字體:


    筆者在去年發(fā)表的《從三槐堂到三教堂》一文中,對符彥卿當了皇后的三個女兒一筆帶過。不少讀者意猶未盡,希望我能品讀一下中國也是開封有史以來最“牛”三姐妹的歷史故事。我覺得這挺有意思的,為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便欣然命筆。

    “最牛老丈人”

    符彥卿是五代、北宋初期著名的將領,出身武將世家,13歲能騎善射,25歲擔當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至天雄節(jié)度使,鎮(zhèn)大名十年余,拜太傅,由淮陽王進封魏王。《宋史·符彥卿傳》把他描寫得非常英勇,寫他率領數百人把高行周從數萬契丹大軍的包圍中救出,打敗契丹大軍等。

    將門出虎女,有其父必有其女。符彥卿生有6個女兒,不但個個如花似玉、傾國傾城,而且文武雙全、多才多藝,琴棋書畫、刀槍劍戟無所不能。在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多女應該顯得極不風光。然而,符家卻是男不封侯女作后,看女卻為門上楣。符彥卿的三個女兒先后成為后周、北宋母儀天下的皇后。長女、次女先后嫁給后周世宗柴榮,幼女嫁給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

    皇帝是誰?丑女、俗女豈能入皇帝法眼?

    符彥卿在嫁女方面的卓越“才能”空前絕后、無人能及。因此,把“最牛老丈人” 的帽子戴在他的頭上最合適不過了。

    趙匡胤陳橋兵變做了皇帝以后,認為符彥卿是在政治上與自己 “掰手腕”的人,欲除之而后快,便許以趙普相位,命王去干這個活兒。趙匡胤沒料到王竟以全家百口性命擔保符彥卿無罪,趙匡胤雖然惱怒,但又不好對王發(fā)難,遂將其平調到襄州。

    趙匡胤能夠如此這般,已然無愧于一代英主。王只是一粒棋子,一粒夾在趙匡胤與符彥卿之間的小棋子罷了。審視符彥卿家族乃至宋初政治,王堪稱有自信、有遠見。如果沒有王擔保,符彥卿的女兒們必將香消玉殞,死于非命;符家一門出三個皇后的歷史故事就不會發(fā)生了;《宋史》中有關皇后的記載也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

    朝大的方面說,王捍衛(wèi)了宋初來之不易的社會安定;朝小的方面說,王維護了趙家天子與符氏家族的和諧。王有陰德必有陽報,必有昭名。

    赴襄州任前滿腹怨氣的王在自家宅院內手植三棵槐樹,說句讓趙匡胤不疼不癢的話:“吾后世子孫必有為三公者。”無非就是望子成龍罷了。符彥卿把王的義舉銘刻于心,教育子女要與王家世代友好,以報答王的救命之恩。

    王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時做了宰相,使王的預言變成現實。王旦以自己對符彥卿一生的理解和感知作了一首《題公墓道詩碑》:“五朝恩寵更無前,花甲周流七十年。真有英才堪輔佐,誰言與世共推遷?老來得遂優(yōu)游樂,身后還承寵渥偏。荒草夕陽埋玉處,行人下馬拜新阡。”

    王旦詩中說得十分清楚,也十分肯定,符彥卿在五代的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和北宋五朝中都受到少有的恩寵。他的晚年是自由快樂的,他和他的兒女們繼續(xù)承渥著皇家的寵信和恩惠。他的一生受天下人敬重,許多路人經過他墓前,都下馬行禮表示敬意。

    姐妹皇后

    宣懿皇后是后周世宗柴榮的第一任皇后。她是符彥卿的長女,起初嫁給了后漢河中節(jié)度使李守貞之子李崇訓。李守貞總想取代后漢自立,經常找一些江湖術士來家里卜吉兇。

    一天李守貞將一個術士請入府中,術士見到符氏驚嘆道:“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是大富大貴之相啊,日后必能母儀天下。”李守貞樂壞了:“吾兒媳做皇后,兒子不就是皇帝嗎?吾取天下復何疑哉!”

    李守貞和李崇訓起兵反了后漢。948年,后漢皇帝派大將郭威帶兵前去平叛。李守貞兵敗如山倒,自焚身亡。李崇訓自知一家都將全死,便提劍殺了弟弟妹妹,又欲殺妻后自殺。符氏不想為李家殉葬,李崇訓殺來時,她自蔽于帷幔之中。李崇訓找不到符氏便提劍自殺。李崇訓死后,符氏從帷幔中走出來,平靜地坐在廳堂之中。

    郭威的軍隊擁入李府,符氏毫不驚慌,從容不迫地說:“我是魏王的女兒,我父和你們大帥是好朋友。汝輩不得犯我,快帶我去見大帥!”

    漢兵帶符氏見到郭威,郭威對她的機智勇敢、沉著冷靜深為贊嘆,認她做了義女,將其送回娘家。夫家已經全亡,符母想讓她削發(fā)為尼,符氏不從:“死生由命,天也,何必妄毀形發(fā)!”

    郭威養(yǎng)子柴榮對符氏很是仰慕,柴榮的原配劉夫人不幸去世,郭威向符彥卿提親,符彥卿便將符氏嫁與柴榮。

    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后周。顯德元年(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是歷史上有名的一代英主后周世宗。柴榮冊立符氏為宣懿皇后,又稱大符皇后。宣懿皇后謙和而有教養(yǎng),柴榮卻脾氣暴躁。宣懿皇后從容勸說,使柴榮能夠冷靜處事,于是柴榮更加敬重宣懿皇后。

    五代是一個“帥強則叛上”的時代。軍事寡頭之間的聯(lián)姻自然有著強烈的政治色彩。倘若符彥卿不是重兵在握,郭威會不殺符氏并認其為義女嗎?柴榮會娶她并立其為皇后嗎?

    柴榮要率兵征討南唐,宣懿皇后認為不宜親征。柴榮不從,她只好同行。南征沒有進展,時值炎暑又遭暴雨,宣懿皇后身染重病,回到京師開封后,于顯德三年(956年)病逝,終年26歲。柴榮十分悲痛,為她服喪7日,謚為“宣懿皇后”,葬于懿陵(今新鄭市后周皇陵)。

    宣懿皇后去世后,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初九柴榮將宣懿皇后的妹妹冊立為宣慈皇后,又稱小符皇后。10天后柴榮駕崩,終止了她的皇后生涯。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皇后。

    柴榮駕崩后其子柴宗訓繼位,宣慈皇后被尊為太后。因柴宗訓年僅7歲,遂由宣慈皇后臨朝聽政。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廢黜柴宗訓,自立為帝,建立宋朝。符太后還遷西宮,號“周太后”。柴宗訓死后她出家修道,號“玉清仙師”。淳化四年(993年)十月,周太后薨,謚號“宣慈皇后”。宋廷以皇后禮葬其于懿陵。

    宣懿皇后、宣慈皇后,僅一字之差,大符皇后、小符皇后而已,姐死妹繼而已。

    懿德皇后是符彥卿第六女,后周顯德年間嫁給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建隆初年她被封為汝南郡夫人,后再進封楚國夫人。趙匡胤稱帝建立宋朝,趙光義封為晉王,她亦改封越國夫人。開寶八年(975年)她不幸病逝,年僅34歲,葬安陵西北。976年趙匡胤駕崩,宋太宗趙光義繼位稱帝。宋太宗念及夫妻之情,追冊她為皇后,謚為“懿德皇后”,享于別廟。宋太宗駕崩后,懿德皇后才和宋太宗廟。

    懿德皇后沒有她的兩位姐姐幸運,生前并未享受到皇后級的待遇。即便如此,我們仍可說符彥卿家族出了三位姐妹皇后,只不過是侍奉了兩朝皇帝而已。三姐妹都做了皇后這在中國歷史上僅有符家,自然十分罕見。

    皇帝、皇后乃封建王朝最高層的男女代表人物,皇帝是權力的象征,皇后是母儀天下的象征,特別是在王朝更替之際。

    被影視遺忘的角落

    開封的文化積淀太深厚了,可供文學創(chuàng)作的題材俯拾皆是,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關于符家三姐妹的小說和影視作品問世,確是憾事。

    近年來我市影視文學創(chuàng)作力量異軍突起,影視文學作品理應被拍成電影、電視劇,“紙上談兵”不是目的。開封作家創(chuàng)作出的大量汴味影視文學作品被搬上銀幕、熒屏的卻寥寥無幾。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影視傳媒的飛速發(fā)展普及,能靜下心來讀長篇小說的人越來越少,電影、電視劇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張小平表示:爭取一部至三部由我市文藝家創(chuàng)作或參與的大型電視劇在央視播出,努力創(chuàng)編兩部至三部與開封歷史和現實有關的大型電視連續(xù)劇文學劇本。對此開封作家責無旁貸,任重而道遠。

    北京有個旅游景點叫公主墳,清嘉慶帝的三女兒莊敬和頤公主長眠于此。1997年瓊瑤到北京旅游偶然路過公主墳,奇特的地名和簡單的傳說一下子引起了她的濃厚興趣,使她煥發(fā)出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作靈感。她由此創(chuàng)作出電視連續(xù)劇劇本《還珠格格》,一發(fā)不可收拍了三部,著實火了一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以宋氏三姐妹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作品已多次被搬上銀幕、熒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個女人一臺戲,符氏三姐妹的曲折人生經歷極具傳奇色彩,集言情、武打、宮廷斗爭于一爐,是創(chuàng)作大型電視連續(xù)劇的絕佳題材,不用虛構就能吸引觀眾的眼球。由于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現在的人越來越喜歡輕松幽默的影視劇,只要好看就愿意觀看。《人再途之泰》創(chuàng)造了12億元的票房奇跡就是證明。符氏三姐妹絲毫不比莊敬和頤公主和宋氏三姐妹遜色,她們的故事外延無限大,既可寫正劇,也可寫喜劇。開封埋藏著這么一處價值連城的文化金礦,為什么不挖掘呢?由此不難想象,開封若能打造一部關于符氏三姐妹的影視劇,一定會在全國一炮打響,火得一塌糊涂,不但加深海內外觀眾對古都開封的深刻了解,也一定會給開封帶來經濟效益和商機。

    歷史名人是提高開封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資源,利用名人復建旅游景點,開展名人旅游是開封又一新的旅游思路。開封已建成包公祠、開封府、天波楊府,使名人旅游大見成效,但還沒有以符氏三姐妹開展名人旅游。若能以符氏三姐妹的傳奇故事為藍本建設旅游景點,將滿足一大批游客的旅游需求,成為開封的又一旅游亮點。作者:張浩【原標題:符氏三姐妹】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開封網-汴梁晚報 2013-03-0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