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分為開篇曲、打工篇、留守篇、鄉戀篇、開拓篇等五個部分,以宏大的敘事氣度,紀實的寫作手法,充分展現了鄉村與城市發展的差異現狀,再現了農民工群體和現代城市文明的博弈和融合,全方位地揭示了農民工在奉獻與擔當過程中的幸福與歡樂,辛酸與無奈,淚痕與傷痛,希望與寄托……
2011年9月16日,中國詩歌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中國作家》雜志社在人民大會堂為《農民工之歌》召開詩歌朗誦會和研討會,認為作品充溢著深沉的大愛與昂揚的格調,通篇貫穿著對人性的尊重與理解,對理想的堅持與贊美,對奉獻的肯定與謳歌,對公平的期待和呼喚,對未來的向往與信念,是“搭在鄉間與城市的彩虹”,在當代詩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何建明說,劉迅甫的《農民工之歌》創作實踐,說明詩人緊密貼近生活,自覺地承擔起“時代歌手”的職責,用詩的力量,對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進程予以積極的響應,使詩人的使命得以實現,得以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