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孫權、司馬懿
“三國”里的超一流人才
三國的故事,在宋元時候就有人在演義了,直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電視劇《三國演義》出來,到易中天先生講三國講出名,到最近的新版電視劇《三國》……曹操、諸葛亮、劉關張,除了學齡前兒童,我想,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為什么三國的題材能夠受到國人如此青睞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國時期人才輩出、群星燦爛。在這個龍爭虎斗的時代里,集中了一大批文韜武略、足智多謀的杰出人才。他們在歷史舞臺上演出了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分歸一等一幕一幕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歷史話劇。
魯迅先生在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中曾這樣表述:“蓋當時多英雄,武勇智術,瑰偉動人。”
我覺得魯迅先生講得是非常到位的,可以講是一語中的。
三國時代確實是人才輩出。但我的一個看法是,三國時期超一流人才并不是太多,按照我的觀點,總共只有三個人。哪三個人?曹操,孫權,司馬懿。今天先講曹操。
曹操一生中對手多多
最大的政敵是東漢王朝
曹操一生中對手多多。誰是最大的對手?劉備?司馬懿?孫權?袁紹還是諸葛亮?都不是,我以為最大的政敵是以漢獻帝為首的東漢朝廷。
在我們的印象中,漢獻帝就是一個窩囊廢,在董卓面前,在曹操面前,他是連大氣也不敢喘的一個傀儡皇帝。但是我要告訴大家,曹操一生當中遇到的最大的麻煩,確實是漢獻帝給他造成的。
有沒有根據呢?當然有,并且來自于非常權威的史料記載。
據《后漢書·伏皇后紀》,曹操在征討張繡的時候,到皇宮去朝見漢獻帝,漢獻帝非常憤怒地對曹操講了這么一句話:你能夠輔助我,那當然是我三生有幸了,如果不能輔助我,請你不要相逼。
這句話的重點當然是后面一句了。曹操失色,臉色都變了,低著頭出去了。為什么曹操怕了呢?漢朝有個制度,就是“三公”(宰相一級的大臣)朝見皇帝的時候,是有兩個武士拿著兵器(戟)跟著的,如果皇帝使一個臉色,那兩個武士用戟往上面一撬,曹操的頭就掉下來了。
曹操是經過大世面的人,他久經沙場,在刀槍劍戟之中可以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但這樣近距離的利刃加身(三公領兵朝見,皆交戟叉頸而前。《三國志·武帝紀》注引《世語》),也確實害怕。
曹操吸取了這次教訓,從此以后再也不去見漢獻帝。
光漢獻帝一個人,會對曹操有這么大的威脅嗎,當然不是。這個時候的東漢朝廷,實際上有三個強大的反曹政治集團。
公開的:楊彪、孔融。
東漢時期有兩個四世三公的家族,一個是袁紹,還有一個就是楊彪。所以,楊彪家族可以講是門生故吏遍天下。楊修大家很熟悉,楊彪就是楊修的父親,他是公然與曹操為敵的。
孔融我們知道,《三字經》里就有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到他是第20代,在士大夫中非常有號召力。
第二個部分是暗藏的:董承、伏皇后、耿紀等。曹操在許昌時期,反對曹操的政變是前赴后繼,持續不斷。
第三個反對力量來自內部,代表人物是荀彧。
曹操手下謀士如云,第一號謀士就是荀彧。曹操曾經拍著荀彧的肩膀說:你是我的子房(漢初三杰之一的張良)。可以講沒有荀彧,官渡之戰就打不贏。
為什么他會成為曹操的政敵呢。起因是這樣的,建安14年,突然有人提出給曹操加九錫。所謂九錫,實際上是一種禮儀,簡單地講,九錫是只有皇帝才能夠享受的待遇。
加九錫是一個政治信號,意味著曹操要準備代替漢朝了。曹操之前是有人加過九錫的,誰?王莽篡漢的王莽。
曹營內部的一批謀士,有很多人是深受東漢傳統的綱常倫理思想熏陶的,像荀彧這樣出自大族的更是如此。
荀彧輔助曹操的目的,就是想通過曹操來重整漢室。曹操現在要加九錫,就是想當皇帝了。荀彧的道德底線受到了挑戰,所以他反對曹操加九錫。
實際上在東漢末年,曹操的處境是最危險的。其他的各路諸侯,面臨的主要是軍事上的問題,而曹操面臨的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問題,而是處于兩線作戰,這也是他挾天子帶來的問題。
漢朝已是四百年的天下,根深蒂固,要把它推翻,非常困難。王莽不成功,董卓不成功,袁紹也不成功。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昌以后,漢獻帝作為精神領袖,就是一面旗幟,把四面八方的人都吸過來。他們到了許昌以后,反而成為曹操的反對力量,給曹操帶來巨大的麻煩。
對付政治上的對手
恩威并濟兩手都不放松
面臨著這樣的困難,曹操是如何應對的?我們來談談曹操的謀略。
第一個,對政敵堅決鎮壓。凡是反對曹操,不管是誰,一旦被發現,堅決鎮壓,絕不留情。
董承謀反,全族被殺,包括董貴人,雖然是皇帝的妃子,照殺不誤,甚至是董貴人的兒子。董貴人的兒子是誰的兒子?漢獻帝的兒子,龍子龍孫,殺,堅決鎮壓。伏皇后也是如此。孔融,孔子的后代,照殺。
自己身邊的人如何處理呢,比如說荀彧?公開來殺荀彧,副作用太大,政治影響不好。曹操轉了個彎。曹操征討孫權時,突然下令要荀彧代表皇帝到前方來慰勞將士。荀彧來了,曹操卻不見他,派人送了一個禮盒給荀彧。荀彧把盒子打開一看,空的。荀彧明白了,曹操讓他自己了結。荀彧是聰明人,他懂,所以荀彧就服毒自殺了。
第二,光有暴力的一面是不夠的,還有懷柔的一手。
看一下他是怎樣籠絡漢獻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