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曹操用人之道:唯才是舉連殺子仇人也能包容

2013/12/27 17:45:41 點擊數: 【字體:


    無論什么時候,會否用人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漢末三國時期,不懂用人藝術的公孫瓚、袁紹、袁術、劉表、劉璋等豪杰均以失敗告終,只有深諳用人之道的曹操、劉備和孫權最終確立了自己的王者地位。

  曹操知人善察,唯才是舉,在用人方面棋高一著。他不惜代價網羅天下人才,并先后三次發布求賢令,使四面八方的人才紛紛聚集在自己周圍,形成謀臣猛將如云的局面。正是依靠眾多人才的輔佐,曹操掃平群雄,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偉業。

  橋玄說曹操是“命世之才”

  許邵稱曹操為“亂世奸雄”


  生于漢末亂世的曹操是西漢相國曹參的后代,其父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后來官至太尉。史籍記載,曹操“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當時很多士大夫都看不起曹操,唯有太尉橋玄和南陽人何颙對他另眼相看。

  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何颙一見曹操,便感嘆道:“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橋玄又對曹操說:“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許子將即許邵,好品評人物,與其兄許靖在當時都很有名氣,曹操便造訪許邵,他問許邵:“我何如人?”許邵看不起他的為人,閉口不答。曹操十分惱火,用武力劫持許邵,許邵只好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對被評價為“奸雄”毫不介意,大喜而去。

  漢靈帝中平年間,董卓專制朝政,胡作非為,天下豪杰紛紛起兵討伐董卓,推袁紹為盟主。袁紹問曹操:“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曹操反問:“足下意以為何如?”袁紹說:“吾南據河、北阻燕伐,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曹操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從兩人的對話可以看出,袁紹注重占領形勝之地,而曹操注重用人,他要利用天下人才的“智”和“力”,以達到“無所不可”的境界。

  荀彧是東漢名臣荀淑之孫,少有才名,何颙認為他前途無量,他評價荀彧:“王佐之才也!”天下大亂時,荀彧率領宗族追隨冀州牧韓馥,后來袁紹奪了韓馥的官位,以上賓之禮對待荀彧。但荀彧覺得袁紹不可能成就大業,他聽說曹操有雄才大略,便離開袁紹投奔曹操。曹操和他談論時事形勢,荀彧見解精辟,曹操大悅,說:“吾子房也!”把荀彧比作張良(字子房),并任命他為奮武司馬。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接受毛玠和荀彧等人的建議,至洛陽迎漢獻帝,遷都于許(今河南許昌),開始“挾天子而令諸侯”。他以荀彧為侍中,守尚書令。曹操叫荀彧推薦一些“策謀之士”,荀彧推薦他的侄子荀攸和潁川人郭嘉。曹操任命荀攸為尚書。他和荀攸交談之后,十分高興地說:“公達(荀攸字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于是以荀攸為軍師。

  荀攸為人“深密有智防”,他跟隨曹操東征西討,經常運籌帷幄之中,當時曹操的部下和荀攸的子弟都不知道他的計謀。曹操曾經說:“荀文若(荀彧)之進善,不進不休;荀公達之去惡,不去不止。”又說:“二荀之論人,久而益信,吾沒世不忘。”

  袁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

  曹操外簡而內明用人不疑


  郭嘉是三國著名的謀士。當初他聽說袁紹禮賢下士,使去投奔袁紹。袁紹對他很有禮貌,但在袁紹那里住了幾十天后,他就坐不住了。郭嘉對袁紹的謀臣辛評和郭圖說:“夫智者審于量主,故百全而功名可立。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但辛評和郭圖不愿離開袁紹,郭嘉知道他們不醒悟,便不再提及此事,自己一人離開袁紹。

  經荀彧推薦,曹操接見郭嘉,兩人談論天下大事,曹操喜道:“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郭嘉會見后出來,也高興地對旁人說:“真吾主也!”曹操任命郭嘉為司空祭酒。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紹寫信給曹操,辭語驕慢,曹操看了很生氣,對荀彧、郭嘉說:“今將討不義而力不敵,何如?”當時袁紹的軍事實力最強,曹操想與他爭鋒,擔心自己力量不夠。荀彧、郭嘉認為:“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故羽雖強,終為所擒。今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雖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下,此義勝也;桓靈以來,政失于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也;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此度勝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后事,公得策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也;紹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不為虛美,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愿為用,此德勝也;紹見人饑寒,恤念之,形于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于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無不周,此仁勝也;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也;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也。”曹操聽了十分高興,笑著說:“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

  曹操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他用人所長,不計其短。郭嘉行為不檢點,多次被“檢察官”陳群當眾指責,但曹操對郭嘉信任如故,正因為曹操對謀士十分重視,在他麾下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謀的人才,除二荀和郭嘉外,還有賈詡、程昱、司馬懿、蔣濟等人,有人統計過,曹操的得力謀士超過100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2011/03/2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