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發科(1887~1957),出生在真正的太極拳世家,陳式第九代傳人。他的曾祖父陳長興(1771~1853),是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1799~1873)的老師。楊露禪在陳長興那里學了許多年,才學到太極拳的真功夫。陳長興的父親陳秉旺也是非常出名的太極拳家。陳長興以從事保鏢行當為生,經常來往河南、山東一帶,山東的強盜對他非常害怕。晚年的時候,陳長興在村里辦武館教學生。陳發科的祖父陳耕耘(享年79歲)自幼跟陳長興學拳,也以保鏢為業,曾參加戰斗立戰功。有一次他保鏢至山東萊州府,降服了當地的大盜田爾旺,萊州的百姓出錢立碑紀念他。
一九〇〇年左右,時任山東省地方主官的袁世凱看到這塊碑,請了陳耕耘的兒子陳延熙(享年81歲)去教他的兒子們練拳,共教了6年。陳發科就是陳延熙晚年六十多歲時生的兒子,其前面有兩個哥哥早年夭折,所以家里人對他很溺愛。他吃東西不節制,肚子生了痞塊,經常犯病,痛得在床上打滾。雖然知道練拳對身體有好處,能治病,但因為身體虛弱,就懶于去練,到十四歲時還沒有練出一點功夫。有一次,當陳發科聽到族人在議論,當談到家傳的拳時,有人惋惜說:“延熙這一支,輩輩出高手,可惜到發科這一輩就完了。他都十四歲了,還這么虛弱,不能下功夫,這不眼看完了嗎?”陳發科聽后,覺得很羞恥,暗自想: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家傳的技藝斷在我手里。從此,他發憤苦練,用心體會,進步很快。如此苦練數年,不僅痞塊消失,身體健壯,而且拳技大增,功夫精進。但其并不以此為滿足,在父親陳延熙的嚴格要求和精心指導下,更加勤學苦練,拳藝日臻化境,“混元內氣雄渾虛靈,纏絲內勁剛柔兼備”,太極推手出神入化。家族內部各支嫡傳高手均難與之相匹敵。二十歲時進城打擂,力克不可一世的對手,一時名震京城,譽滿武林,人頌“太極一人”。
可以說,北京陳式太極拳的發展,是從一代太極宗師陳發科開始的。1928年,陳發科由陳照丕的推薦,從河南的陳家溝來到北京教拳(1928——1957)近30年,因其拳藝精湛、武德高尚,對北京陳式太極拳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使古老的傳統陳式太極拳走出了偏僻的農村,扎根在了歷史悠久的大都市――北京,進而使陳式太極拳享譽國內外。他是近代陳式太極拳的杰出代表,開創了陳式太極拳在全國傳遞發展的新紀元,成為中國太極拳運動發展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