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抗金名將岳飛被以“莫須有”罪名殺害后,岳飛的好友、秣陵關總鎮貢祖文冒死保護岳飛第三子岳霖,辭官隱居丹陽柳塘(今柳茹村)20余年。岳飛冤案昭雪后,岳霖的后代定居丹陽培棠村,繁衍至今。昨日,丹陽云陽街道湯甲村原岳甲自然村的岳氏宗祠前熱鬧異常,經過歷時一年的努力,《妙果寺岳氏宗譜》終于付梓面世,這是丹陽岳氏家族自1928年第11次續譜后,時隔86年再次續修家譜,從而延續了岳氏家族千年歷史,同時搶救性保存了許多關于民族英雄岳飛的珍貴歷史。
岳家人為何不能和貢家人通婚?
在丹陽岳氏家族,千百年來有一個傳統,就是岳氏可以與其他姓氏通婚,唯獨不能與姓貢的人聯姻,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丹陽岳氏后人,一直以來對貢氏祖先貢祖文保護岳飛后裔的義舉感動不已,把他當做家族的頭號恩人。為體現貢岳兩家為一家人,兩家規定貢岳兩家不得通婚。岳飛后裔告訴記者,在岳氏宗祠內,赫然擺放著貢祖文的神位,龕內有“貢文憲之位”牌位,在岳氏后人的心中,貢祖文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在這次《岳氏宗譜》首發現場,記者看到了令人感動的一幕,延陵鎮柳茹村的耄耋老人貢壽康應邀來到現場,受到了岳氏的熱烈歡迎。貢壽康是貢祖文的第30世孫,在發譜現場,他與岳飛第31世孫岳逸民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岳氏家譜重現轟動一時
在這次續修家譜過程中,民國版《曲阿培棠岳氏宗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套家譜“文革”后被發現后,曾引起了轟動。
丹陽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楊再年回憶說,1983年,當時的文化工作者孔凌翔在創作有關岳氏的劇本《三夫人》時,在民間發現了《曲阿培棠岳氏宗譜》,雖然只有譜首的4冊,但是史料價值相當高,譜內保存了宋、明、清三個朝代皇帝表揚岳飛的題字和詩文,收錄了岳飛撰寫的《南京上皇帝書》、《遺秦檜書》等珍貴文稿。尤其重要的是,《曲阿培棠岳氏宗譜》還詳細記載了貢祖文保護岳霖隱居丹陽和岳霖后代定居培棠的經過,這從《貢文憲公傳》、《肇基培棠考》等文章中可以清楚了解這段歷史。由于《曲阿培棠岳氏宗譜》的重要歷史價值,其內容被公諸于世后,引起了新華社、《人民畫報》等多家國內媒體的關注,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為此,丹陽市還派人去岳飛家鄉河南湯陰考察,并赴浙江省圖書館查閱了另一套《岳氏宗譜》。 在《岳氏宗譜》首發現場,記者采訪了當年的家譜保存人岳逸民,他告訴記者,家譜是他父親岳升峻保存的,父親生前是塾師,也是家族族長。
珍貴手稿現在何處?
岳飛第三子岳霖在貢祖文的精心培育下,成長為一個博學多才、能文能武的有為青年,后來與鈕氏成婚育有岳琛、岳璞、岳珂、岳珪四子。其中第三子岳珂曾任丹陽縣令,是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著有《金佗粹編》、《金佗續編》、《程史》、《愧郯錄》等歷史著作。
據《曲阿培棠岳氏宗譜》記載,培棠岳氏家族一直保存著宋高宗皇帝授岳琛承信郎的禮誥,岳珂所著《金陀粹編》原稿,明代名畫家戴進所繪粗巾便服、手執兵書的岳飛畫像等作為傳家寶,其中最珍貴的要數《金陀粹編》手稿。
據史料記載,宋孝宗登基為岳飛平反昭雪時,曾將以前沒收的宋高宗給岳飛的誥禮書信還給岳霖,岳霖為收集岳飛的各類作品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但限于當時條件,并未完全收齊、整理就病故了。岳珂繼承父志,繼續整理收集資料,并撰文成書。
岳珂曾家居浙江嘉興金陀坊,所以將書名取為《金陀粹編》,這是研究岳飛和宋史的珍貴資料!肚⑴嗵脑朗献谧V》記載,培棠岳氏曾于清嘉慶丙辰(1806年)將收藏的已經破損缺頁的《金陀粹編》原稿整理補缺,重新刊印若干卷,與宗譜同時分發岳氏各房收藏。
據培棠岳氏后裔、岳飛思想研究會丹陽分會會長岳國須介紹,《金陀粹編》原稿原本一直珍藏在培棠岳氏宗祠內,后來在“文革”中,岳氏宗祠被拆除,《金陀粹編》原稿也就不知所終。1979年后,北京博物館曾經派人來培棠村尋找,也沒能找到。岳國須說,雖然《金陀粹編》原稿下落不明,但是盛放它的紅木書箱還在,連同幸存的帥旗等文物一道,被收藏在南京博物院內。
岳雷墓遷墳搬來一堆泥土
2007年7月,丹陽岳氏也舉辦了一個有影響力的活動,那就是岳雷墓遷墳儀式。說是遷墳,其實只是從岳雷墓前搬來一部分泥土,在培棠村岳氏宗祠內筑成土墳,以方便丹陽岳氏在此祭祀。培棠村岳飛31世孫岳福建告訴記者,陵口鎮折柳地區有個岳墓村,是岳飛次子岳雷墓葬所在地,但岳墓村村民并不姓岳,姓岳的住在附近的岳巷村。岳福建說,相傳,岳雷晚年居丹陽培棠,歸岳。ㄔ懒刈樱┚宛B,今岳墓村一帶原先住著岳飛手下的一個家丁,岳雷在去這位家丁家中時突然病逝,于是葬在了那里。當時,培棠村岳氏派人去守孝三年,于是就定居形成了岳巷村。
有意思的是,今朝鮮半島上韓國李氏居然也是岳飛的后裔!岳國須告訴記者,丹陽岳氏參加宗親聯誼會后從臺灣岳氏后裔那里得知,韓國也有岳飛后代。那是在岳飛被害后,其子岳霆的后裔中有一位出家當了和尚,法號“道成”。道成和尚從山東威海渡海到了朝鮮半島,改姓李,從此在那里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