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句話捧高韓愈
2014/12/3 17:42:3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宋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北宋元祐 七年,公元1092年,潮州人要修韓愈廟,也就是韓文公廟,盡管韓愈在潮州只待了幾個月,很快回長安了,但是當地人一直把他當成圣人來敬畏。在韓愈離開潮州270多年后,潮州人給韓愈立廟,然后特意請蘇軾給廟碑寫一段文字。
接受這個神圣使命的蘇軾,已經55歲,在揚州當官,經歷了人生的挫折甚至屈辱。本來想在廟堂大干一番事業的他,總是被貶來貶去,這種遭遇倒是讓他與二百多年前飽受貶斥的韓愈有了共同語言。蘇軾意識到,雖然他跟韓愈都是經常被朝廷排斥的人物,但是,在唐宋的文化領域里,他們還是掌握著話語權,占據著很高的位置。他們雖然是匹夫,卻決定了天下的文化與文脈。
正因為有這一層經歷和感悟,所以蘇軾在文章開頭寫道:“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一個普通人能成為百代的師表,一句話能成為天下的規范。
韓愈做到了這一點,他蘇軾也可以做到這一點,因此,這句話既是對韓愈文化地位的定論,也是蘇軾對自己的期許,而且,他也確實做到了。沒有高的身份,不等于沒有高的使命。蘇軾的自信,不是沒有道理的。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廣州日報(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