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家庭與出生的傳說(2)
2013/2/22 10:44:5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的時候,我想是還要早得多,因為《史記》和《漢書》在秦末之亂的事情中完全沒有提到她。高帝五年,劉 邦即皇帝位,曾經下過詔書,追尊劉媼為昭靈夫人,除此以外,史書上就沒有正兒八經的像樣記載。不過,劉媼畢竟是高皇帝的生母,生母的一生可以不見經傳,皇 帝誕生的瞬間卻是不可不加以渲染的。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這種說法的本源,就是古來貴族社會的血統論。中國古來的貴族社會,從夏商周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到了劉邦的時代算是走到了盡頭。劉邦出生于戰國時代的平民階層,龍鳳血統論的說法,怎么也和他的身世合不到一起。
前面已經說到,劉邦本名劉季,就是劉老三的意思,做了皇帝以后,名字實在不雅,經過文人學士精心推敲,改名劉邦。邦,就是國,有經邦治國的大名,才可以 不負皇帝統治天下的重任,這都是事后的追補。劉邦在世時,從來不文飾自己的出身,言行質樸,每每提到何以成了真龍天子時,口口聲聲老子提三尺劍取天下,這 皇帝位子,是騎在馬上打下來的。到了兒子、孫子、重孫子的時候,都是依靠血統繼承的皇位,沒有人再有本事騎馬打仗,馬上天下的本源漸漸變質神化,血統論的 輿論不斷創新加強。這個時候再來回憶高祖,編撰劉邦的傳記,難免要做些符合時代需要的添加,用現代的專業行話來說,歷史總是不斷地被重新解釋和應時修正。
司馬遷著《史記》的時候,已經是劉邦重孫武帝的時代,距離劉邦死去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司馬遷撰寫的《高祖本紀》說,劉邦出生時有非同尋常的奇事異相。劉邦的家鄉豐邑地勢低平,多湖泊沼澤,池塘水洼。話說有一天,劉邦的母親劉媼在水塘邊休息,困頓睡著了,夢見與神不期而遇,一時天色昏暗,雷電交加。劉太公 匆匆跑去看,只見有龍在劉媼身上顯現。不久,劉媼有了身孕,生下來的男孩就是劉邦。
用我們今天眼光來看,人龍交配生子,當然是不可信 的荒唐事情。不過,有趣的是,如果我們查閱《史記》的記事,司馬遷筆下開創王朝的先祖,出生多有類似的神話。殷的先祖叫作契,商王朝的興起,奠基于契的功 業。契的母親叫簡狄,傳說她到野外林中沐浴洗澡,有玄鳥飛過掉下蛋來,簡狄吞食了玄鳥蛋,受孕生下了契。棄是周王朝的先祖,姜原是他的母親。傳說姜原到野 外去,看見巨人的足跡,她十分興奮,踩踏了巨人的足跡,受孕生下了棄。棄從小就繼承了巨人的因子,與鳥獸友善,長于農耕,受帝舜的賞識,受封成為周王朝的 先祖,也成為農耕之神。秦的先祖叫大業,他的母親叫女修。大業的出生,與殷的先祖契相通,說是女修紡紗織布,有玄鳥飛過掉下蛋來,女修吞了玄鳥蛋,受孕生 了大業云云。
司馬遷是個重事實跑調查的歷史學家,是不信怪力亂神的,他記敘殷、周、秦先祖出生的神話,根據的是殷族、周族、秦族古來 的記憶傳說,有文獻典籍的依憑。表面看來,這些記憶傳說荒唐不經,留心推究,荒唐不經的里面卻包藏著歷史的真實。科學地分析殷、周、秦先祖出生的神話,我 們可以確認這樣的事實:作為遠古以來世代相傳的氏族之殷族、周族和秦族,他們最初的男性祖先可以追溯到契、棄和大業,他們最后的女性祖先可以追溯到簡狄、 姜原和女修。在這個事實后面,我們更可以窺探到遠古人類社會變革的信息:女性當權的母系氏族社會,在殷族結束于簡狄,在周族結束于姜原,在秦族結束于女 修,與此相應,男性當權的父系社會,在殷族開始于契,在周族開始于棄,在秦族開始于大業。在母系氏族社會的群婚制度下,人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由 母系確認。契、棄和大業,是殷、周、秦父系氏族社會的先祖,他們以后的世系,由男系確認和排列,他們自己的出生,是只知道母親而不知道父親的。
劉邦的家鄉沛縣豐邑一帶,司馬遷是親自去看去聽去查過的。司馬遷在記敘沛縣出生的幾位西漢開國元老的生平時曾經說道:“我到豐沛一帶采風,訪問當地的遺 老故舊,尋觀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的故居,搜求他們當年的逸聞往事,真是聞所未聞,大長見識。”劉邦出生的神話,應該是司馬遷在當地采訪時聽來的民間 傳說。在表面荒唐的傳說后面,是否也隱含著未知的歷史真實,留待后來的歷史學家去解讀?
在遠古的氏族傳說中,母親與神怪相結合誕生英雄,是父系不明的古代婚姻關系的遺留;在近古的民間傳說中,母親與神怪相結合誕生的英雄,或許就是婚外野合的結果。
未去沛縣以前,我結識有幾位徐州的朋友,都是好古的同行,見面不時議論起劉邦在沛縣的事情。徐州師范學院的王云度先生在徐州多年,對沛縣山川人物了如指 掌。他告訴我,沛縣民間,男女風氣開放,野合外婦,是古往今來的常事。劉邦的大兒子劉肥,就是外婦曹氏所生。外婦就是婚外的情婦,劉肥是劉邦與情婦的私生 子,劉邦做了皇帝以后,堂堂正正地封劉肥做了齊國的國王,當時當地,沒有人忌諱這種事情,甚至流傳以為美談。以此推想,司馬遷所采錄的劉邦出生的神話傳說 后面,可能藏有劉邦是野合私生的隱事。有道理的見解,動了我去當地的念頭。
2005年3月間,我循先人故舊的足跡,到豐沛訪古問舊。 豐縣縣城東北兩公里的古泡水上,現在的新沙河畔,有龍霧橋遺址,據說就是劉邦的母親與龍相交合的地方。龍霧橋早年建有廟宇,已經毀失,現建有兩座碑亭,為 豐縣政府所指定的保護文物。1981年,遺址近處的梁樓村出土兩塊石碑,一塊是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所刻的《重修豐縣龍霧橋廟記》,一塊是清朝康熙 五十九年(1720)所刻的《豐縣重修龍霧橋碑記》,現都已重刻,立于龍霧橋碑亭。
《重修豐縣龍霧橋廟記》碑的刻主,是景泰年間的豐 縣縣令侯孫。他為求雨重修龍霧橋廟,在橋旁掘得一宋代石碑,是北宋哲宗紹圣三年(1096)的豐縣令杜某所立。惺惺惜惺惺,侯孫由此而生物事建筑有終窮、 神靈精氣不衰滅的感慨,特撰文刻碑,彰顯漢高祖生于人龍相遇的舊事:“嗟乎,橋祠一物,固有終窮,而其有云氣者,鐘于神物,雖久而不衰。況其龍也霧也,乃 天地陰陽之全,變化聚散,皆不可測,是以龍興霧滃,理勢必然,而取以為斯橋之名,斷自漢高初生,母遇交龍而得,后基四百年之帝業,豈偶然哉。”“龍也霧也 ”,龍就是霧,龍霧橋得名的由來,在于龍霧的混沌,水氣所聚的天象霧氣,演化為靈氣所鐘的神怪龍景。
龍霧橋,失去靈氣就是濃霧橋。
我到龍霧橋時,已是夕陽晚照,河畔寂寥,碑亭殘破,有船牽動水波緩緩駛過。身臨其境,睹物生情,感沛縣風土,誠如王先生所言。當年秦始皇東巡,對于楚地 男女茍合的淫風,多有指責。如今沛縣地區發現的漢代畫像石上,有男女野合的圖像,視兒女間的情事,為人生美艷。想像當年,濃霧彌漫,雷陣雨驟然襲來,有一 女一男避雨水塘邊,大樹下草棚里,天昏地暗,情由雷電點燃,野合隨云雨翻轉。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太公早有風聞,趕來撞個正著,瞧了個明白,遂留下了后世龍 霧的話題。
據說,私生子往往聰明強健,因為授精于父母生命激情之時。古今中外的大人物,孔夫子出于私生,秦始皇有私生之嫌。劉邦個性 完全不同于大哥、二哥,劉邦發跡以前一直不為父親太公所愛,這些或許都與劉邦的出生曖昧不無關系?劉邦好酒好色,青年時浪蕩鄉里,膽大妄為,活脫脫一流氓 無賴,這種天性的由來,或許不在太公,而在與劉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