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回京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不管是有錢的還是沒錢的,發達的還是失意的,一個人走過的路,一定有過玄奘獨自過大漠,“千里之資”一下子失去了的時期。有的人挺過來了,有的人沒有挺過去。
鄭和與玄奘的萬里之旅,其開頭和結尾都反差巨大。鄭和在無限風光中開始第一次遠航,等永樂帝死后,他沒有了庇護者,在落寞蕭條中死去,航海日志和地圖被劉大夏付之一炬,中華帝國開始了海禁,大門一關500年,直到西方人用炮艦強行打開。
玄奘以偷渡之身冒著風險西行,想到的不是揚國威,不是印度的財富,只是為了求佛法。可他十七年后回到大唐,唐太宗命令官員到敦煌迎接,到了長安后,更是“人皆敬奉”。而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燦爛的時代,此刻剛剛開始。這大約就是歷史的吊詭。【原標題:追尋玄奘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