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臺二十八將”之首 鄧禹(3)
2012/4/19 17:31:0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一個月后,黃防果然抓住馮愔。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光武帝遣使者更封鄧禹為梁侯,食四縣。時赤眉內亂,西走扶風(今陜西興平東南)。鄧禹探得長安空虛,遂引軍西來,倍道兼行,徑入長安,屯兵于昆明池(在今西安市西南),大饗士卒。
鄧禹引兵與延岑戰于藍田,不克。漢中王劉嘉向鄧禹投降。但劉嘉相李寶倨慢無禮,被子鄧禹斬殺。李寶弟收集李寶余部攻打以禹,并殺將軍耿欣。自馮愔反叛后,鄧禹威信稍損,又乏食,歸附的人又相繼離散。此時赤眉軍復攻長安,鄧禹與其相戰,敗走,退至高陵,軍士饑餓,皆食棗菜。光武帝讓鄧禹還,告誡鄧禹說:“赤眉無谷,自當來東,吾折捶笞之,非諸將憂也。無得復妄進兵”(《后漢書•鄧禹列傳》)。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奉劉秀之命進擊赤眉的鄧禹,因“慚于受任無功”(《資治通鑒》卷四十一),率部至湖縣(今陜西潼關東),邀馮異共同迎戰赤眉軍。馮異認為赤眉軍尚強,應放其過去,東西夾擊才能獲勝。鄧禹及其部將車騎將軍鄧弘邀功心切,急于迎戰。鄧弘率部與赤眉軍大戰整日,赤眉軍佯敗棄輜重退走,車上盡裝泥土,僅用豆子覆蓋在表面,鄧弘軍士卒爭相取食。赤眉軍乘機還軍猛攻,鄧弘軍大敗。鄧禹、馮異合兵救之,赤眉軍退。禹復戰,大敗,死傷3000余人,只帶24騎逃歸宜陽。馮異亦被擊敗,棄戰馬徒步逃出,退至回豁阪(位于湖縣西),堅壁自守。
鄧禹因此戰失利,引咎交上大司徒﹑梁侯印綬。數月后,拜右將軍。延岑自敗于東陽后,與秦豐聯合。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春,鄧禹與復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于匡在鄧擊敗延岑,鄧禹追至武當,再破其軍,延岑,逃往漢中,其眾皆降。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天下平定,光武帝加封功臣,封鄧禹為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縣。光武帝因鄧禹功高,又封其弟鄧寬為明親侯。
“禹內文明,篤行淳備,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遠名埶”(《后漢書•鄧禹列傳》)。鄧禹有十三子,各讓其守一藝。修整閨門,教養子孫。光武帝更加重用鄧禹。中元元年,再行司徒事。
漢明帝即位后,以鄧禹為先帝元勛,拜為太傅,當年病逝,終年57歲,謚元侯。【原標題:“云臺二十八將”之首 鄧禹】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老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