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許穆夫人的才情(2)

2012/5/4 9:23:35 點擊數: 【字體:

在現今河南淇縣附近,許國在河南許昌附近,也就是三國時曹操的根據地,其實兩地相隔并不遠,距離只有198.9公里。而齊國的臨淄與衛國的距離是483.2公里,這是我今天在地圖上測量的結果,我想只要是不發生科學家們預言的幾千萬年發生一次的那種大陸漂移之類的事情,大致應該是這個距離。所以《列女傳》中說的許穆夫人嫌許國遠的論述并不成立。
  
    我給大家解釋了這么多,其實我是想說,不要總把女人和政治劃上等號,特別是青春的少女。在我們的傳統認識中,許穆夫人只是個愛國女詩人,殊不知她也是一個曾經擁有過青春年華的美少女。
  
    《竹竿》一詩中絲毫沒有流露出許穆夫人對于許國的反感,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少婦對于自己少女時代的一種回憶和籠罩在她心頭的一絲淡淡的鄉愁而已。
  
    許穆夫人嫁到許國后,衛國發生了一件大事,衛惠公死了,他的兒子衛懿公即位。
  
    衛惠公即宣姜和衛宣公的兒子朔,曾經和母親一起密謀殺害公子伋,并間接害死了自己的親兄弟壽。我在《宣姜篇》說過,朔因為曾經謀害自己的哥哥,所以他在衛國是非常不得人心的,他剛即位不久,就發生了左右公子叛亂的事情,衛惠公被迫跑到了齊國,后來舅舅齊襄公幫助衛惠公平滅了叛亂,衛惠公這才回國復辟。
  
    衛惠公死后,衛懿公即位,他和許穆夫人的關系非常特殊,如果說衛懿公是許穆夫人的哥哥,這是從許穆夫人的父親這一方來論的,因為昭伯和朔是一輩人,如果以許穆夫人的母親宣姜是衛懿公的親奶奶這一點來論,衛懿公還要叫許穆夫人一聲小姑姑。《列女傳》上說許穆夫人是“衛懿公之女”,這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衛懿公用自己的行動充分證明了,“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這句話。衛懿公驕奢淫逸,弄得民不聊生,他還有個特殊的愛好就是喜歡養鶴。
  
    這個愛好被很多史書,包括后來的小說和現代某些作家的作品無限的夸大。
  
    鶴這種動物當時的中國的北方很少見,陸機《毛詩義疏》上說:“今吳人園囿中及士大夫家皆養之。”吳國的地域在今天江蘇省南部太湖區域,就此看來鶴當時只在太湖周圍才有。所以,衛懿公對于鶴的這種新鮮感是可想而知的。
  
   《史記》上對于衛懿公好鶴這件事情并沒有作太出格的描寫,只是說衛懿公“好鶴”。
  
   《左傳》記載就略顯生動了些,說衛懿公養的這些鶴出門有“軒”坐,“軒”就是車,當然這車不是什么普通的的士,而是大夫一級才能乘坐的專用車(《左傳正義》:“軒,大夫車。”)
  
    我個人認為衛懿公好鶴這件事情,只是一個百姓憎恨他的由頭而已。
  
   《淮南子》上說:“雞知將旦,鶴知夜半。”夜半就是黑暗的來臨,鶴其實就是衛國黑暗政治時代即將到來的一種象征而已。
  
    鶴這種動物非常的孤傲,它除了鳴叫,好像并沒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它不像狗可以看院子,也不像貓可以抓老鼠。用一句話形容它就是中看不中用。
  
    所以,我感覺衛懿公好鶴是在影射衛懿公用人上的不高明,從后來對狄人的作戰中可以看出,他用了一幫和他所養的鶴一樣中看不中用的人。石祁子(《東周列國志》上說他是那個大義滅親的石蠟的孩子,高干子弟)、寧莊子、渠孔、子伯、黃夷、孔嬰這些被衛懿公委以重任的人,后來的表現簡直令人絕望。
  
    鶴不中用不要緊,人要是不中用,那就有點麻煩了。
  
    而此時的許穆夫人在不遠的許國早就得知了衛國國內的情況,此時她的心理籠罩著一層厚厚的陰影。
  
    為了排解這種胸中的擔憂,她寫了人生中的第二首詩《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孌彼諸姬,聊于之謀。
  
    出宿于泲,飲餞于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飲餞于言。載脂載轄,還車言邁。遄臻于衛,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車出游,以寫我憂。 ”
  
    其實我剛看這首詩的時候認為這首詩和《竹竿》一樣只是回憶許穆夫人在未出嫁前的時光。但是后來我在這首詩里讀出了不只是鄉愁,還有淡淡的哀愁。
  
   《泉水》一詩直傷衛國國事,作者深切地為衛國的國情擔憂,感情上比起《竹竿》一詩更為精進。
  
    這時候的許穆夫人很明顯已經脫離了天真浪漫的少女時代,而進入了一個對于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時期。
  
    從這首詩里我們看見了一種轉變,是女人心性的一種轉變,是一種質變的過程。
  
    許穆夫人的擔心并不是多余的,公元前660年,戎狄向衛國發動了攻擊。
  
    衛國此時進入了一級戰備,國人中的很多人被授予鎧甲,準備迎戰狄人。但是這些臨時證調來的士兵卻沒有任何的抵抗意志,他們埋怨說:“這仗應該讓鶴去打,鶴實際享有官位和俸祿,我們哪里能打仗!”
  
    其實此時的衛懿公做出應戰的反應并不慢,如果用人得當的話,是很有機會取得勝利的。
  
    此時的衛懿公做出了如下的安排,他先把象征君王的玉佩給了石祁子、把箭給了寧莊子,讓他們倆以此來鼓舞士氣(《左傳》:“以此贊國。”)
  
    “子”這個字在春秋的時候是當德高望重的人講,可見石祁子和寧莊子在衛懿公看來都是可以信賴的人,并且衛懿公將繡衣交給了自己的老婆,并告訴自己的老婆,聽這二位的安排(《左傳》:“聽于二子。”)
  
    石祁子、寧莊子被衛懿公安排的任務是守城。
  
    安排好城防之后,衛懿公親自出征,派渠孔駕車,子伯為右軍、黃夷為先鋒、孔嬰殿后。這個安排本來也沒有問題,問題就在于這些平常受到衛懿公寵信的人根本就不會打仗,在士兵中也沒有任何的威信。
  
    所以,衛軍與戎狄在榮澤的遭遇戰中,被打得大敗。衛懿公非常固執,到死也不肯扔掉屬于自己的旗幟,結果被戎狄殺害。想起曹操為了逃命可以割須棄袍,衛懿公的水平真的顯得過于小兒科了。
  
    此時戰爭的天平已經向戎狄傾斜。
  
    但是如果此時衛國堅壁清野,死守衛國首都,等待各國的援軍的話,歷史很有可能會改變。
  
    不過我說過,衛懿公手下這幫人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家伙,說好聽了就是些“棒槌”。
  
    狄人俘虜了兩個掌管祭祀的大史,大家請記住這兩個人的名字,一個叫華龍滑,一個叫禮孔,這兩個人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漢奸雛形。
  
    他們告訴戎狄,“如果你們不先放我們回去,你們是不可能得到國都的。”(《左傳》:“不先,國不可得也。”)
  
    戎狄大都是實心眼,相信了他們的投降,放了這兩個漢奸回去,這兩個漢奸也是忠實的履行了漢奸的職責,回到城里就告訴守城的士兵:“這個地方是不能呆了”(《左傳》:“不可待也。”)我不知道此時負責守城的石祁子、寧莊子在干什么,可能是被這兩個“漢奸”忽悠了,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迅讀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