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論述了重農貴粟和重農抑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又對照“今令”中“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的規定,說明了“入粟以封爵”事半功倍的種種好處。最后指出,貴粟的結果不僅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加強國內統治,而且在于能夠防備邊塞、鞏固國防。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重農貴粟”,“務民于農桑”,“開其資財之道”。
中心思想是:本文針對漢初糧食積蓄少,商人夸富,農民貧困,社會不安定的情況,提出重農貴粟,重農抑商以及“務民于農桑”“開其資財之道”的主張,指出只有“薄賦斂,廣畜積,實倉廩”,才能國富民安。
本文重點是“重農貴粟”的思想主張,包括貴粟主張的指導思想、具體措施和重大意義等。
1、貴粟主張的指導思想,“重農抑商”以“開其資財之道”。作為奏疏,既要充分陳述政見,又要考慮不能冒犯皇上,使皇上能夠采納意見。因此,文章開篇即從尊古意識出發,以古代圣王的業績比照現實,指出今世無天災,而“畜積不及”的關鍵在于“不農”。在此基礎上進而闡明“不農”之害,并通過珠玉金銀與粟米布帛價值、作用的比較分析,提出“務民于農桑”、“貴五谷而賤金玉”的主張,明確重農抑商以“開其資財之道”的宗旨,從而論證了貴粟主張的指導思想。
2、貴粟主張的具體措施。貴粟主張是針對“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所導致的商人兼并農人,農人流亡的社會現實而提出的。其具體措施是:“入粟受爵”、“以粟為賞罰”。這是晁錯“貴粟”論的核心內容。這一措施其利有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功。”既與傳統的重農抑商思想相吻合,又能矯正賤五谷而貴金玉的時弊,使國富民安。因而被文帝所采納。
該文的難點在于透過貴粟主張的現實針對性,進而領會文章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本文雖開篇即闡明重農抑商以“開其資財之道”的宗旨,論證“貴粟”主張的指導思想,但文章所論并非我國固有的重農思想的泛泛之談,而是具有了強烈的針對性。文章第三部分指陳時弊,是本文現實針對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提出“貴粟”主張具體措施的重要基礎。漢文帝并非不肯重農,關鍵在于政策失誤。文章通過務農與從商的苦樂對比分析,指出“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為商人“兼并農人”造成可乘之機,以而形成農人流亡,國難富,法難立的局面。這便為提出“以粟為賞罰”的具體措施奠定了現實基礎。
“重本抑末”本為先秦法家思想,也是漢初基本國策。作為一種思想主張,雖不難為國君所接受,但力避空泛,密切關注社會,則卻未必切實可行。理論的生命,在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本文的高明之處,是作者能夠在傳統重農認識的基礎上翻進一層,把重點放到“貴粟”問題上,緊密聯系實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而不僅論說有力,說服了國君,而且切中討弊,緩和了農民大量逃亡、土地兼并日漸加劇以及邊防力量不足等現實矛盾,對漢代生產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原標題:重本抑末 重農貴粟——晁錯《論貴粟疏》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