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糟魚,大家恐怕都不陌生,是經常能夠品嘗到的美味佳肴。但說到糟雞,大家恐怕聽說的不多吧,更別說品嘗了。日前,記者在商丘古城卻發現了這一道美味佳肴。
在商丘古城西關,住著一位退休的老教師,現年76歲,他就是糟雞的第六代傳人——趙家驥。據趙家驥說,糟雞源于唐宋時期,最早出自宮廷。從他父親往上數第六輩祖先是翰林院大學士,掌握了宮廷糟雞制作秘方,并成為傳家寶。趙家驥說,糟雞風味獨特,既有北方的五香味,又有南方的甜、咸、麻、辣味,味道十分鮮美。
談起糟雞的營養價值,趙家驥更是滔滔不絕。他說,糟雞又叫養生雞,其主要特點是吸收率高。被“糟”軟化了的雞,骨肉特別酥軟,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其次是補鈣效果好。糟雞的骨頭中含有高鈣和骨膠原,無論是成長中的兒童,還是中老年人食用,都能起到直接補鈣的效果。
趙家驥告訴記者,他從1986年開始經營糟雞生意,在經營中,于2004年榮獲了商丘市傳統名吃的稱號。現在,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讓糟雞這一傳統食品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讓人們都能夠品嘗到昔日的宮廷佳肴——糟雞。(記者 李婭飛)(原標題:宮廷糟雞:養生傳統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