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國慶節長假旅游回來,和朋友一起在農家樂小餐館吃飯,給我的感覺是環境不錯,小菜比較精致,量也不多,味道真的是一般般,最大的特點是少油、清爽。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它里面很多就是我們河南的家常菜,而最讓我喜歡的是我看到了一道傳統菜——涼拌蘿卜絲。
一直都很喜歡吃泡得酸酸甜甜的泡菜,還有就是這個涼拌蘿卜絲了,都是家鄉的做法,小時候臉皮比較厚,經常偷偷地在街邊的攤檔買涼拌蘿卜絲吃,被老媽知道都會被狠狠地批評一頓,可還是抵擋不住酸酸甜甜的誘惑啊。
其實冬天是吃蘿卜的好季節,涼拌蘿卜絲、腌蘿卜、蘿卜炒牛肉、排骨燉蘿卜、牛腩燉蘿卜,我都變著花樣吃,怎么吃都不厭。
蘿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蘿卜中的芥子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幫助消化;蘿卜中的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使之得到充分的吸收;蘿卜含有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吞噬癌細胞。此外,蘿卜所含的多種酶,能分解致癌的亞硝酸胺,具有防癌作用。
白蘿卜中含有很多糖化酶,這種糖化酶能夠分解食物中的淀粉等成分,為人體充分吸收。這對于以淀粉為主食的中原人民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白蘿卜中的芥子油有辛辣味,它有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的功效,可以治療食積胸悶、消化不良。白蘿卜還有很強的行氣功能,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利大小便。在干燥的冬季,蘿卜便成為除燥解熱的佳品。
先將蘿卜洗凈,切蘿卜時,不論蘿卜粗細,先橫向切成長短相同的段,再沿著長軸平行的方向把蘿卜段切成薄片,再切細絲,這樣切出的蘿卜絲整齊美觀。
去了皮的就不好吃了,最好是不要去皮也不要用水焯,如果用水焯了就吃不到蘿卜的味道了。切細絲,放些許鹽拌勻,放置半個小時出水。 擠掉水分,用清水沖洗幾遍,再擠干備用。 醬油、醋、白糖、香油、辣椒油、雞精、花椒面調成汁,倒進蘿卜絲。香菜切碎,加上蔥絲、姜絲、少許味精,加醋和香油拌勻即可。用食醋將其拌均勻,放點兒辣椒粉、香料等調料調制。蘿卜含大量脂溶性維生素,所以要稍微多加些香油,拌好后放一會兒再吃,有利于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和吸收。最好放十多分鐘再開始吃。
這道菜要想好吃,蘿卜絲切得越細越好,如果你不會切細絲兒,或者怕切到手,也可以用擦絲器擦,但我覺得,擦出來的菜絲兒被破壞了纖維組織,不好吃。
味極鮮醬油,是一種可以涼拌的生抽醬油,我家一直用的是海天的。不是每一種醬油都可以用來涼拌的,一定要看清標識,有“佐餐或涼拌”字樣的才可以做涼拌菜吃,否則會因菌群不達標而吃壞肚子的。一般人都可食用,不過蘿卜性偏寒,脾虛泄瀉者慎食或少食。
涼拌蘿卜絲很脆、很爽口,特別是吃完油膩的食物后,吃上一口蘿卜涼菜,喝上一口小酒,爽呆了。
如果我們平時好葷厭蔬菜,那此道菜絕對不會輸給葷菜,它的口感脆脆的,這種脆還帶有一種質感,及其有味道,加上小蔥的香,那種特有的無膩味的甜剛剛好。最佳的狀態是在宴席上吃多了油膩食物,伴著酒香夾幾筷蘿卜絲,那爽的程度真的會讓你覺得幸福。
記得小時候在外婆家就開始吃外婆做的這道菜,一直到后來家里年年春節桌面上必有此菜,它已成為了我家的美食符號!它不離不棄,跟隨了我家三代人,而對我而言已不僅只是喜歡,更承載著一份感情。(張軍亭)(原標題:涼拌蘿卜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