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皇封 黑牛肉明揚全國,話說1815年的一個秋天,一輛滿載皇家貢品的馬車在通往京城的大路上飛奔疾馳,趕車的人不停的飛舞著鞭子在馬背上狂抽猛打,而坐在車上的人卻仍在不停的催促:“快點!再快點!如果今天晚上我們再到不了京城,你我可就真完了”。誰知話音剛落,卻只見那馬狂吼一聲,馬失前蹄,栽倒在地。隨著一聲驚叫,車上的人和東西已被甩出一丈多遠。天!這下可是真完了,等車上的人和車夫清醒過來的時候。卻只見那馬已經口吐白沫勞累致死,車身和車轱轆已是兩地分家。所幸兩人只是輕傷,并無大礙。貢品因包裝結實。也并未損壞,他們這才輕輕的松了一口氣。怎么辦?這已經是他們上路的第十五天了。如果再到不了京城,他們真的不敢想象接下來會是什么樣的后果.因為他們的貢品不是別的,正是好吃卻不易長時間保存得肉制品—渠村牛肉。
渠村牛肉創始于明,盛于清初,至清中葉已被奉為貢品,與1415年間從山西洪洞縣幾經輾轉遷徙,最后落戶濮陽縣渠村鄉。至此牛肉鍋代代相傳,這車上的人就是濮陽渠村鄉人。
沒有了馬,沒有了車,兩人只好把貢品分成倆分,用麻袋抗在肩上,徒步向京城走去……兩人終于精疲力盡的來到京城,然而就在他們當著收貢的官員把貢品打開的瞬間,兩人卻傻了眼,只見送來的牛肉上長了厚厚的一層黑毛.這種肉怎么能送給皇上呢!收貢的官員正要發作,一股奇香卻隨即而至。御膳房的御廚拿出手刀,把黑毛輕輕刮去,老紅發亮的肉質立即呈現在人們面前,御廚輕輕切下一塊放進嘴里,連稱了三個”好”字.然后立刻吩咐侍從把牛肉送給正準備盡膳的咸豐帝。咸豐帝品嘗之后,連連稱贊:”此肉香而不膩,爛而不散,細細品來,余味無窮,好肉!好肉!(原標題:渠村黑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