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未嫁,正月初一中午在娘家吃的是攬鍋菜;男人未婚,和母親在一起,過年吃的也是攬鍋菜。攬鍋菜是魯山人過年的傳統(tǒng)菜,究竟吃了多少代,誰也不知道。
女人不懶。春天,養(yǎng)柞蠶,男人頂蠶筐,女人拾蠶;夏天,男人掘地,女人撒種。男人是土做的,犁耬鋤耙,揚場放磙;女人是汗做的,牽牛打坷,圓場歸實。女人是男人的影子,男人到哪里,女人跟到哪里。伐坡喂蠶,種地打場,女人是男人的下手。中午收工回家,生火做飯,男人是女人的下手。女人是廚師,男人是火夫。
大年初一,一早放過鞭炮,吃過荷包蛋,吃過餃子,見過父母,到村頭土地廟前上過香,給子侄發(fā)過壓歲錢,喂過雞鴨豬牛,已近午時。男人生火,女人掌廚。切了紅燒肉,取了酥肉、酥排骨、肉丸子、酥梅豆,切了油炸豆腐;燙了紅薯粉條、發(fā)了拳菜;洗了白菜,擇了菠菜、蒜苗、芫荽。熗了鍋,熟半碗自家做的醬。一碗煮肉湯糟的蘿卜菜做底菜。續(xù)了滾水,放入紅燒肉、酥肉、酥排骨、肉丸子、酥梅豆、油炸豆腐條,過了一刻鐘,油炸的縮了身子的葷菜熬透了;放入粉條、拳菜,再過一刻鐘,這些干菜熬筋了;放入白菜、菠菜、蒜苗,撒鹽,又一刻鐘后,這些鮮菜熟了;撒入蔥花、蒜末、姜末。這時,一鍋熱氣騰騰的攬鍋菜完成了。
攬鍋菜是快餐。主食若是米,盛半碗米,米上面再盛半碗菜,這飯和菜又攬在一起。主食若是饅頭,左手五指端一碗菜,手心里攥兩個饅頭;右手五指端一碗稀飯,指間夾一雙竹筷?诿嬉怀叨某ǹ谏疃浅村伬,葷菜素菜,干菜鮮菜,一窩一窩,混而不亂,一家三代,男女老少齊上陣,各盡其能,各取所需。人不等菜,菜不等人。其樂融融!
端起飯碗,男人必串飯市兒。魯山人不愛呆在家里圍著桌子吃悶飯。一個村莊,一個小巷,相鄰的七戶八戶,十戶二十戶,必在村前巷口寬敞的地方踅個飯市兒。飯市兒必是冬天向陽,夏天成蔭。飯市兒上一排排從沙河搬回的天然石凳,大家傍石而坐。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國家時政要聞、村上家長里短,飯市兒就是村子的論壇,就是村子的新聞聯(lián)播。三天不入飯市兒,在村上就落伍了。生豬漲價了,收玉米的小販兒玩秤了;張家的小兒子要娶媳婦了,王家出嫁的女兒生娃了,不入飯市兒,你不會及時知道。該賣的生豬你沒賣,該注意玩秤的小販兒你沒注意,該送的賀禮你沒送,在家里圍著盤兒碟兒嗎?你還不成為大家的笑料?還是吃攬鍋菜,還是上飯市兒。攬鍋菜吃了,信息得到了。夏天吹的是自然風,冬天取的是太陽暖兒。吃完飯,嘴一抹,砍柴的砍柴,放牛的放牛,鋤地的鋤地。不亦樂乎?
誰也禁不住魯山人對攬鍋菜的熱愛。這百樣雜陳、這和而不同、這熱氣騰騰的菜!你也許會笑魯山人太窮,魯山人太笨,魯山人太懶,魯山人回答你的是憨厚的笑。大巧似拙。正因為窮,才勤勞,也正因為勤勞,才產(chǎn)生了攬鍋菜這道快餐。(朱華科)(原標題:魯山攬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