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名吃葛記燜餅
2014/6/9 17:35:38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在鄭州,“合計燴面”、“葛記燜餅”和“蔡記蒸餃”并成為“三大名吃”。其中,除了“合計燴面”我覺得有點“徒有虛名”,對剩下的兩種美味還是推崇備至的:“蔡記蒸餃”適合小品;“葛記燜餅”適合饕餮。昨日剛憶燴面之爽,今日便難忍悶餅之香。
這些日子,悶于家中,愛吃的胃早已對毫無新意的飲食方式提出了抗議。趁今天下班早,又趁今天發(fā)獎金,帶上老媽直奔“葛記”。
推開店門時我不禁一愣?難道大家都跟我一樣不怕死?放眼望去,偌大的廳堂里連個空位都沒有。每張桌前都坐滿了人。好,吃飯嗎,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等了大約十幾分鐘,終于被領(lǐng)到了一張靠窗的餐桌前,正好可以順便欣賞一下外面的風景啊。呵呵,胃口大開。
坐定,先上了一杯店里免費供應(yīng)的綠茶,據(jù)說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又是一陣小感動:細心!點上一份悶餅,一份清炒苦瓜,菜量兩人足已。
饑餓時等待一中美味本就是件苦差事,更不幸的是我的鼻子里充斥著濃濃的肉香,眼睛里滿是吃客佳肴。我可憐的胃啊,本想讓你的到一份小滿足,沒想到卻先要接受這種小磨難!
終于,善良的服務(wù)員GG給我們端上了苦瓜,雪白的圓盤中滿載著碧綠的苦瓜片,越發(fā)顯的誘人。嘗一片,嗚,好吃!苦而不澀,還透漏著淡淡的清香,實在是夏季的一味好菜肴。
經(jīng)歷了漫長的等待,美味終于現(xiàn)身了。只見一只黝黑發(fā)亮的瓷壇呈現(xiàn)于我門面前,打開壇蓋,濃香四溢,足以讓人聞香止步了。再看壇中,醬紅的肉湯中內(nèi)容頗多,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色澤光亮;厚實焦黃的悶餅,條條橫臥;間以翠綠的蒜薹,鮮嫩的茭白、明黃的豆芽,引得人胃口大開。先來一口餅,柔軟適口,烙餅的清香加上肉湯的醇香,真是鮮美爽口啊!再來一塊肉,肉香醇厚,肥而不膩,最好吃的是上面的肉皮,看似筋道,實已爛熟,入口即化,真是人間美味!我和老媽也如旁人一般沉默不語,埋頭苦干。待到上面的精華進入肚中,發(fā)現(xiàn)壇底竟鋪著一層青菜,難怪吃肉是還會有陣陣清香。夾一根品品,居然還有種脆脆的感覺,口感很好,我愿以為它也被煨熟了呢。不禁向路過的GG求教,原來,葛記壇子肉燜餅是用餅和特制的壇子肉加青菜燜制而成。其餅是用軟面烙成千層餅,放涼后切成簾子棍形備用;壇子肉選用帶皮五花豬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方塊,先放入鍋內(nèi)添水煮開,撇去浮沫雜質(zhì),撈出肉快裝入壇內(nèi),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湯封口,大火燒開后,改用文火慢燉,煨至爛熟。燜餅時,鍋內(nèi)用青菜鋪底,放上餅條和壇子肉,加高湯稍燜即成。噢,精致的選料,復(fù)雜的加工,還有高妙的廚師,難怪如此好吃!
外地的朋友來鄭時,除了不可不吃的燴面,也千萬不要錯過如此美食!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新華網(wǎng)(200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