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煙草局獲悉,2009年,我市煙葉稅收首次突破1億元,各項主要指標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我市煙葉生產實現了全省第一煙葉產區(qū)的目標。同時,我市調往上海煙草集團的1萬擔煙葉,也首次入選“中華”卷煙配方。
近年來,我市累計投入資金約3億元用于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項目22506個,受益基本煙田33萬畝以上,受益農戶5萬余戶。我市每年還投入資金70余萬元加強全市煙田防雹增雨體系建設,每年投入資金223萬元開展煙葉保險工作,這些資金的投入有效提高了煙區(qū)綜合生產能力和抗御自然災害能力。2009年,全市用于煙葉產前、產中、產后的投入為6400多萬元,在種子、化肥、農藥、地膜、機耕等方面對煙農進行直補,畝均補貼近300元,降低了煙農種煙成本,促進了標準化技術措施的落實。
與此同時,我市還積極建立現代煙草農業(yè)產業(yè)體系。按照“煙田、煙水、煙炕、煙機、煙路、煙站”綜合配套的原則,配套建設4個育苗工場、4個烘烤工場、1眼機井、3個提灌站、5個蓄水池、3個噴灌區(qū),組建機耕、移栽、植保、采收、分級專業(yè)隊,發(fā)展育苗和烘烤專業(yè)戶,實施規(guī)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機械化作業(yè)、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作,有效減輕了煙農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技術難度,提高了煙葉生產水平,增加了煙農收入。(作者: 記者 李杰)(原標題:三門峽煙葉實現全省第一煙葉產區(qū)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