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紅色記憶•千秋詠唱“將軍渡”(一)(4)

2013/7/24 16:55:58 點擊數: 【字體:

    傍晚,黃河北岸渡口,一縱隊在東線張堂、林樓,二縱隊在中心地帶孫口,六縱隊在西線李橋,三縱隊為預備隊(在孫口渡口過河),在300華里沿黃各個渡口渡河部隊悄悄地走向戰壕,不遠處,一門門大炮在夜幕的掩護下,從高高的青紗帳里抬起頭指向南岸的國民黨軍陣地。河水在奔騰咆哮,激流猛烈地沖擊壩頭。孫口渡口的水兵們摩拳擦掌,跳上在蘆葦叢中隱蔽的戰船,準備出塢。當對岸已看不清時,指揮所向大隊下達命令:“開始起錨”,各大隊預先確定的先鋒船、突擊船、尖兵船等一批快艇首先起錨靠近碼頭,并鋪上濕被,防止敵人把船打燃。突擊部隊準時到達指定的各渡口,自覺聽從水手指揮,無聲無息地登上在波濤中搖動的戰船,并把輕重機槍等火力架在船頭或船兩邊,作好射擊準備,沉著地等待著渡河命令的下達。

    晚9點左右,第一批戰船滿載突擊隊員先后離開碼頭,擺開陣勢準備向對岸出擊。

    皓月朗朗,波濤滾滾,渡河的時間漸漸來臨了。在劉鄧首長指揮部連接各縱隊司令部的電話里傳來鄧小平政委的聲音:“再過幾個小時,就是7月1日了。在中國共產黨的生日這個偉大的時刻,我們野戰軍強渡黃河,這對全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具有重大的意義。現在請劉司令發布命令。”

    “陳再道同志(二縱隊司令員)到了嗎?”電話里傳來劉伯承司令員的聲音。

    “報告劉司令員,我已到達指定地點。二縱隊共有大船15只,每只一次可載一個營,一只中等船可載一個連,每只小船可載一個班,爭取黎明前全部過渡。”

    “你們二縱隊渡河后,用一個旅包圍皇姑庵的敵軍,主力可沿肖皮口到鄆城,分別向東北兜擊敵軍。”劉司令員又向陳再道命令說。

    “是,堅決執行命令。”陳再道堅定地回答。

    夜12時整,劉鄧首長下達渡河命令,嚴陣以待的水手們跳向戰船,精神抖擻,競相行駛。這些船工都是土改時的積極分子,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的在船上表示:“如果我犧牲了,把東西捎到家里”,有的黨員把身上僅有的錢拿出來繳了黨費,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孫口渡口的先遣戰士乘座的12只小船象離弦的箭,急速地向南岸沖去,不到一刻鐘將先譴部隊某部四連送到對岸,敵人發覺后,猛烈阻擊,此刻,北岸解放軍炮兵陣地,萬炮齊鳴,一顆顆炮彈飛向南岸,一船船戰士迅速過河,先頭部隊登岸后立即控制了國民黨防御陣地的火力,繼而攻破嚴密布防的地堡群,為大軍南進打開了通路。其他渡口的水兵們有的經過十幾分鐘、幾十分鐘與黃河水激烈搏斗,快艇沖過急流大浪的危險地帶,快要接近灘頭陣地時,才發現對岸的國民黨官兵早已聞風而逃;有的渡口對岸的國民黨官兵觀察到解放軍一船船突擊隊,恐慌萬分,一槍未發即抱頭鼠竄。張堂、林樓渡口對岸國民黨官兵,發現船上有突擊隊擺開陣勢,大聲叫喊:“來了,來了,快打”。隨即,一排排子彈向快船襲去,船工冒著飛機轟炸和對岸敵人炮火的阻擊,駕船強渡,有的負傷后不顧生命危險,包扎傷口后繼續快速劃漿。各快船上的突擊隊猛烈地予以還擊,水兵加快速度駕船往前沖。快船將要靠岸時,突擊隊隊員們沒等船靠岸,即下船淌水,直沖國民黨軍隊的防御陣地,國民黨士兵抱頭鼠竄。隨后,臺前境內各渡口大小船只,開展革命競賽,比劃船速度,比擺渡次數。擺渡一趟有的需要15分鐘,有的需要10分鐘,孫口水手最快者僅5分鐘即可到達對岸。有的船一夜擺渡15趟、18趟,最多者達20趟。大軍強渡黃河第一夜晚,就全線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防御陣地。

    由于敵機每日三、五架次對黃河嚴加封鎖,白天就把船隱蔽起來,水兵充分休息,天剛黑就開始運渡大軍過河,徹夜不停。經過連續兩、三夜的搶渡,主力部隊大部過河,順利地完成了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天險的任務。就這樣,國民黨部隊精心設防的自詡足抵40萬大軍的黃河防線灰飛煙滅。美國軍事顧問團接到戰報驚呼:“東方的馬其諾防線失守了”。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驚呼:中國發生了“六卅”事件。美國杰克·貝爾登在《中國震撼世界》一書中,以目擊者的身份寫道:“我閱歷過多次戰爭,但卻從未見過比共產黨這次和以后搶渡黃河更為高明出色的軍事行動。說它高明出色,倒不在這次行動本身,盡管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的,而主要在于這一軍事行動的構想——它的膽識、氣魄,特別是它的創造性的想象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在這一事上“堪稱大師:他們善于拋棄不重要的方面,而緊緊抓住主要環節。”

    大軍渡河的第二天下午(7月1日),還未渡河的劉鄧首長在孫口西北的白臘仝村小學的教室里召集各縱隊軍政首長研究了發起魯西南戰役、挺進大別山的具體行動計劃,下達了實施魯西南戰役的動員令。當時,會議室墻上布滿了許多標著紅藍色箭頭的軍用地圖。鄧小平政委跟平時一樣嚴肅、鎮靜,講起話來斬釘截鐵,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紙煙,指著墻上的地圖說:“由于一年來我軍在內線作戰大量殲敵的結果,蔣介石被迫放棄他的全面進攻,而在山東和陜北兩翼,集中兵力進行絕望的所謂重點進攻。現在,山東敵人聚集了360個旅45萬人,陜北15個旅l4萬人,正像劉司令所講的,敵人搞的是‘啞鈴戰略’,把兩個鐵錘放在山東和陜北,我們晉冀魯豫戰場是聯系東西兩戰場的中間地帶,正像這個‘啞鈴’的把。現在黨中央交給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砍斷這個把,把戰爭從解放區引到國民黨統治區域里去,和全國戰場兄弟部隊一道在黨中央的統一號令下,使我軍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這時劉伯承司令員插上話來說:“山東按著敵人的腦袋,陜北按著兩條腿,我們攔腰砍去!”他生動形象的比喻使在座的都笑了。鄧小平說:“這一刀一定要砍好,一定要砍在敵人的要害部位。”劉伯承接著說:“一年來,敵我懸殊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但是敵人的力量還是很大的,我們不能低估,這就決定了我們野戰軍實施戰略進攻的方式不是逐漸推進,而是跳躍式的。我們要大膽地把敵人甩在后面,長驅直入躍進到敵人的后方去。”他接著又指著地圖說:“你們看,大別山這個地方,就像孩子的‘肚兜’,是長江向南面的一個突出部。我們躍進大別山,就可以威脅南京,西逼武漢,南抵長江,馳騁中原。這時候北面的敵人就會吸引一部分到我們這邊來,山東、陜北和其他戰場的擔子就可能減輕一些,他們不但可以在內線繼續殲滅敵人,而且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打出外線,這樣,我們的擔子就會加重。困難就會更多。不論在躍進途中,還是到了大別山,我們都會遇到……”鄧政委接著說:“革命就是困難的事,對這次行動中的困難,大家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組織準備,這是個嚴肅的斗爭任務。但是,我們是在全國各戰場大舉戰略進攻的形勢下,在全國人民,特別是解放區人民熱烈支援下來執行黨中央規定的戰略任務的。在蔣介石統治區,還有我們的游擊隊配合和接應,所以我們的行動決不是冒險,而是一個勇敢的行動。毛主席指出:大別山可能有三個前途,一是付了代價站不住腳,退了回來。二是付了代價站不穩,在周圍堅持斗爭。三是付了代價站穩了。我們要克服一切困難,力爭第三個前途,堅持為躍進大別山并在那里站穩腳跟而斗爭。躍進大別山,解放中原,這是中央的第一步棋,下一步棋,就是以中原為陣地,再來一個躍進,打過長江,解放中國。”最后劉伯承對南征行動作了具體的部署。

    7月4日夜,晉冀魯豫野戰軍指揮部在孫口渡河。為了確保首長安全渡河,黃河河防指揮部司令員曾憲輝讓“愛國號”擔負夜渡劉鄧首長的任務,并對ll名水手進行了教育,一定要保證首長的安全。傍晚,劉伯承、鄧小平攜野戰軍機關人員來到孫口黃河碼頭,黃河河防指揮部司令員曾憲輝和政委郭英已提前在渡口等候,曾憲輝匯報了幾天來大軍過河的情況,兩位首長非常高興。劉伯承表揚說:“你們很辛苦,和敵人作面對面的斗爭,保護了大批船只,你們有很大的功勞。”此時,“星垂曠野,月涌中流”,在夜色蒼茫中,船工程文立、程廣禮等人從蘆葦叢深處推出一只“愛國號”平頭木船,劉伯承、鄧小平敏捷地跳上船去,意氣風發,并肩站在船頭,正渡至河中心,突然兩架敵機飛臨上空,扔下一串照明彈。警衛隊員頓時緊張起來,紛紛舉槍向空中瞄準。“小鬼不要怕,這是偵察機”。經驗豐富的劉伯承一面說著,一面若無其事地望著天空,這時,鄧小平幽默地說:“老蔣怕我們渡河寂寞,特地給我們點天燈來了!”談笑間,劉伯承、鄧小平渡過了黃河。

    劉鄧大軍南渡后,采取攻敵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的戰法,發起魯西南戰役。經過28天連續作戰殲敵5.6萬人,打開了南下的通道。戰斗在魯西南水深火熱之中的廣大人民群眾,歡欣鼓舞地迎接子弟兵的歸來。一時傳誦著這樣的民謠:“劉伯承得天助,黃河六月結了冰,千軍萬馬一夜渡,大戰魯西南,斬斷隴海路!”8月7日,正當蔣介石在開封指揮軍隊分路向魯西南合擊時,劉鄧大軍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兵分三路,迅速南進,跨越隴海鐵路,穿過20多公里遍地積水淤泥的黃泛區,從國民黨數十萬軍隊的前堵后追中殺開一條血路,渡過沙河、汝河、淮河,8月27日進入大別山北麓的潢川、固始等地,勝利完成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略任務。

    孫口渡口,作為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的中心渡口,從此,在中國革命史上抹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奠定了其重要的歷史地位。許多黨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劉鄧大軍以孫口為中心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偉大意義時認為,以孫口為中心渡口,強渡黃河,是把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把戰火引向國民黨統治區”的方針變為現實的第一步,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揭幕戰,它不僅打亂了敵人的戰略部署,迫使國民黨從西北、山東和中原等地抽調7個整編師17個半旅前來圍追,而且有力地支援了陜北和山東兩個解放區徹底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對人民解放戰爭的整個戰局都具有重大影響。這一壯舉,將從根本上改變敵我雙方的攻防形勢,使中國共產黨從此擺脫自獨立領導武裝斗爭以來所處的戰略防御地位而轉入戰略進攻。這是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一個偉大的轉折點。正如毛澤東所說:“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事變,歷史已雄辯地證明,劉鄧大軍以孫口為中心強渡黃河無愧為這一偉大事變的起點,并成為中國人民革命歷史中的一座輝煌的里程碑!(岳躍喜)【原標題:紅色記憶•千秋詠唱“將軍渡”(一)】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臺前縣檔案信息網 2011-7-1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