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是歷代文人墨客祭孔之地。郟縣文廟始建于金代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到今年正好800年。郟縣文廟與南京孔廟、北京孔廟齊名,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呂濟民稱其為“皇家規格”。在日前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郟縣文廟榜上有名。據悉,國家文物局近日將向全國公布這一消息。
郟縣文廟又稱文宣王廟、孔廟、夫子堂,位于郟縣老城南街中部東側,是典型的左學右廟建制,既是郟縣的學宮,又是郟縣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會各界祭拜孔子的專祀廟宇。明、清時期,每一個州、府、縣治所在地都有孔廟或文廟,據統計,全國現存的孔廟、文廟有近千座。其中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1座,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達幾百座。我市所轄各縣(市)都建有文廟。獲悉郟縣文廟入選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記者于5月19日慕名趕到了郟縣。
郟縣文廟原是孔氏家廟
陪同記者的是郟縣文化旅游局副局長柏國軍和郟縣文廟博物館館長孔令公。孔令公是孔子第76代孫,今年已58歲,除去館長一職外,他還有一長串與“孔子”有關的頭銜:中國孔廟保護協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會員、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聯絡員等,他還是郟縣文化旅游局高級工程師、農藝師、中國注冊策劃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