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新聞資訊 >> 瀏覽相關信息

中原文化耀寶島兩岸同胞一家親——“臺灣佛光山·2014河南文化季”創新豫臺文化交流模式

2014/8/26 10:22:20 點擊數: 【字體:

    這是一場中原文化在寶島的集中展示,既有古代經典,又有民間技藝,立體生動、精彩紛呈;這是一次豫臺文化交流的合作之旅,對話范圍廣,涉及領域多,成果豐碩,賓主盡歡;這是一次兩岸一家親的探親之行,祖地牽手寶島,文緣拉近親緣,來來往往,心近情濃……

    8月9日,“臺灣佛光山·2014河南文化季”在臺灣第二大城市高雄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拉開帷幕。河南文化代表團一行40多人,通過歷時9天的精彩展演,深入考察、廣泛交流,不但在寶島再掀“中原文化熱”,還達成眾多文化合作意向,滿載而歸。盡管此次“河南文化季”還有兩項展覽將持續到10月10日,但一座由中原傳統文化搭建而成的溝通橋梁,已經跨越海峽,架設在豫臺兩地的同胞心間。

   結緣佛光山豫臺手相牽

    8月,是臺灣各級學校的暑假時間,也是佛光山一年中最熱鬧的時段之一。每天到佛光山參拜、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河南文化季”的四大展演,成為游客們到佛光山必看的項目。

    佛光山是臺灣地區最大的佛教傳道場,由宗教領袖星云大師創建,也是臺灣南部著名的旅游勝地。不但建有包括大學在內的各級學校,還建有恢宏莊嚴的佛陀紀念館建筑群,經常承辦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展演活動,在兩岸文化交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年6月,省委副書記、省長謝伏瞻率團赴臺開展“中原情·一家親”參訪活動期間,就曾到佛光山拜會星云大師,更增進了佛光山和河南的因緣。

    “選擇在佛光山舉辦‘河南文化季’,是豫臺文化交流日益深入,形式不斷創新的又一次重要嘗試。”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說,河南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2008年被文化部列為全國五大對臺文化交流基地之一。除了做好根親文化和豫劇文化這兩大品牌,近年來豫臺文化交流已拓展到歷史名人、文物、武術、民樂、民俗、曲藝、書畫等眾多領域。此次由文化部中華文化聯誼會主辦,應臺灣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之邀,由河南省文化廳河南文化聯誼會承辦的“臺灣佛光山·2014河南文化季”,正是希望通過佛光山這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交流平臺,向臺灣各界同胞全面展現中原文化的魅力。

    這個夏天,當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與臺灣當地極具號召力的佛光山牽手,發生了“1+1ᔊ2的化學反應”。

    厚重的河南 立體的呈現

    “豐富”、“精彩”、“過癮”……這是臺灣觀眾談及觀賞“河南文化季”時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詞。

    “中華文字和古代書院都是文化經典,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里有很多生活化的技藝,還有大人、孩子都愛看的雜技,河南文化果然博大精深,而且讓人感覺好親切!”來自桃園的吳振銘夫婦帶著兩個孩子逐一觀賞了每一個展演項目,他說,看過展演后對中原文化的印象一下子變得立體、生動起來。

    據省文化廳交流聯絡處處長張占標介紹,此次展演把有形文化經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靜態圖文展示與動態現場演示、傳統文化內容與現代展示手段充分結合在一起,讓臺灣同胞在家門口就能對河南文化有全方位、多層次的認識。

    《中華文字展》不僅展示了漢字的發展歷程,還配以《中國文字博物館館藏名家書畫》展,從藝術角度呈現漢字魅力。中國文字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馮克堅親自為觀眾們進行講解,還和該館的書法家一起現場為觀眾書寫作品。創新編排的《中華書韻》舞蹈展現了漢字的動感之美,體驗制作甲骨文生肖拓片,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項目。

    由民辦的聚協昌博物館承辦的《中華古代書院教育展》,全景展示了明代到民國的書院實物,當年學生的課業、老師的批改、科舉考試的試卷等,讓觀眾在新奇中對古代書院文化有了直觀的認識。該館館長郭鵬介紹,每件展品旁都配有二維碼,觀眾使用手機軟件掃碼,可以看到展品的視頻介紹,受到年輕觀眾們的特別青睞。

  “河南雜技特演”是此次河南文化季中最具觀賞性的項目,承辦此項演出的鄭州天宇演藝公司精心選擇了一批既有傳統特色,又有現代氣息的節目,十幾位平均年齡在15歲左右的小演員用精湛的表演征服了臺灣觀眾。演出的大覺堂盡管擁有1800個座位,但每天兩場演出仍經常滿座。演出結束后,觀眾還爭相與小演員們合影留念,稱贊他們“英雄出少年”。

    來自開封鳳鳴齋的花生糕制作展位前,每天聞香而來的品嘗者絡繹不絕,制作原料在當地多次采購仍供不應求;放暑假的中小學生排起長隊,在朱仙鎮木版年畫展位前等待親手拓制傳統年畫;臺灣的刺繡愛好者與汴繡傳承人熱聊切磋仍意猶未盡,又互留聯系方式,相約通過網絡繼續交流;來自信陽的毛底布鞋手工制作技藝,讓把手工制品奉為時尚的臺灣年輕觀眾興奮不已……還有浚縣泥咕咕、輝縣剪紙、汝瓷燒制、南陽烙畫、水晶雕刻、洛陽三彩藝術等10多項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成為此次“河南文化季”的一道獨特風景。據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劉春曉介紹,這是河南非遺首次以集體組團方式走進臺灣進行集中展示,觀眾反響如此熱烈,超出預期。

    “一定會到河南看看!”中原文化的厚重和親切,讓許多臺灣觀眾對河南充滿了向往。

    中原文化熱 深深故鄉情
 

    通過佛光山和媒體的大力推介,“河南文化季”在全島產生了巨大影響。臺灣文化界、藝術界、教育界、學術界人士紛至沓來,在臺灣的河南鄉親接踵而至,享用文化大餐、交流切磋技藝、訴說鄉思鄉情……

    “河南文化季”舉行期間,佛光山主要道路和建筑前,隨處可見此次活動的大幅宣傳海報。影響力超越宗教界衍及全島的佛光山系列媒體,對“河南文化季”的報道可謂不遺余力。日發行量超過20萬份的《人間福報》、期發行量12萬份的《喬達摩》雜志以及人間衛視電視臺、佛陀紀念館網站等都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大量報道。很多參觀者是根據報道“按圖索驥”,專程前來觀賞自己感興趣的項目。

    臺灣的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旺報》、《諍報》、《大成報》,香港的《文匯報》、鳳凰網等報紙和網站,也都關注“河南文化季”的舉辦。

    臺灣文學館館長翁志聰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盛贊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期待河南文學界到臺灣交流、參訪;臺灣知名藝術家許伯夷、蕭珊珊參觀展演后,對河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贊不絕口;高雄市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主任沈素甜觀展后,直呼“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表示會倡導更多青少年來看展演;古建筑和傳統文化學者、彰化社區大學的吳成偉,三次專程前來觀展,并與每一位河南非遺傳承人交談,還特別邀請汝瓷燒制傳承人王君子前去切磋陶瓷燒制技藝,他說:“希望把河南更多精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帶到臺灣來。”

    得知“河南文化季”在佛光山舉行的消息,高雄河南同鄉會理事長張明誠專門組織河南同鄉前來觀看,他說:“今年6月,謝伏瞻省長來到高雄看望河南鄉親,讓大家感到很溫暖;現在,家鄉人又把精彩的中原文化帶到我們身邊,怎么能錯過親近家鄉的機會呢!”

    張曉菲、王筱瑜是嫁到臺灣的“河南新娘”,她們專程帶著孩子來觀看展演,“一定要讓他們好好看看,我們家鄉的文化有多精彩!”張曉菲興奮地說。

    82歲的宗耀南原籍濟源,是一位退役老兵,他從報紙上看到了“河南文化季”來臺的消息,讓家人陪著來到佛光山。“太親切啦!這樣好的展覽能不能留下來辦成長期的?讓更多臺灣的年輕人也都能看到。”宗耀南用未改的鄉音一遍遍向記者訴說著自己的期待。

    據不完全統計,展演舉辦9天,觀眾人數已超過10萬人次。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這次展演呈現了古老中原文化的精髓,并透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扮演“歷史活字典”讓臺灣民眾穿梭古今,開啟文化遺產百寶盒,體驗中華文化。“如果沒有舉辦河南文化季這樣的活動,佛陀紀念館就不敢說是有文化的地方!”

    交流結碩果兩岸一家親
  

    在佛光山的精彩展演,僅是此次“河南文化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臺灣文化界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則是河南文化代表團此次赴臺的另一項重要使命。9天時間內,代表團成員馬不停蹄,達成眾多合作意向,交出一份成果豐碩的交流成績單:

    與臺灣傳統文化中心主任方芷絮一行進行會談,邀請該中心的“國樂團”明年來河南,與河南民樂團進行合作演出;

    與臺灣戲曲學院進行交流,商定今年10月該院的客家劇團參加第27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并到河南大學演出客家劇目;

    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洽談,商定明年豫劇《玄奘》赴臺演出,并邀請星云大師的“一筆字”書法作品展,明年到河南舉辦;

    與臺灣生命科學博物館達成合作意向,邀請他們今年10月到河南交流訪問;

    擬邀請臺灣鄧麗君紀念文物館明年來河南展出;

    洽談落實明年春節期間,河南文化代表團赴臺北交流演出;

    訪問臺灣大學,拜會了臺灣地區中國古代戲曲研究界的著名學者曾永義教授;

    與臺灣豫劇團進行交流,洽談加深兩岸豫劇演出交流合作;

    與高雄、屏東等地的河南同鄉會以及豫臺文化交流協會的代表會談;

    與臺灣文化管理部門官員會談;到鶯歌陶瓷博物館進行交流;參觀、考察內湖文化創意產業園和高雄美濃鎮民俗文化村……

    在行程緊密、務實高效的交流洽談期間,河南文化代表團也有意外的收獲。8月17日,佛光山隆重舉行供僧法會,來自全球五大洲各道場的弟子及信眾逾萬人,共同見證這一盛事。這一天適逢星云大師88歲壽誕。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副主席吳敦義等眾多臺灣各界知名人士出席法會。河南文化代表團的雜技小演員們,應邀在法會上表演了精彩的帽子舞,贏得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9天緊張充實的行程結束了,河南文化代表團可謂滿載而歸。專程赴臺出席“河南文化季”開幕式的文化部中華文化聯誼會副秘書長李保宗說:“近年來,兩岸文化交流越來越多,河南在這方面做得相當成功。”

    率團赴臺的省文化廳副廳長、河南文化聯誼會會長康潔說:“文化像水一樣,潤物細無聲,我們希望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實現河南人民和臺灣同胞的心靈對話。”

    在“河南文化季”舉行期間,星云大師親自來到河南文化代表團的節目排練現場,看望全體團員。他說:“河南是我們古老中國文化的發源地,到今天連綿不斷。河南文化代表團此次訪問臺灣,就是你來我往、我來你往、來來往往、往往來來,最終大家就都認同兩岸一家親。”

    “河南文化季”的《中華文字展》和《中華古代書院教育展》還將在佛光山繼續舉辦,豫臺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已開始書寫。兩岸同胞的心在這同根同源的文化面前,變得越來越近。

    作者:方舟 祝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2014-08-2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