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是以糯米、面粉為主料,調和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出人物、動物、植物、瓜果、器皿、道具等栩栩如生形象的一種造型藝術,屬傳統美術的范疇。
新鄉面塑以傳神為主要創作法則,基本的表現為巧、快、準、潤、炫。巧,即小巧生動。快,是手法嫻熟作品干凈利落。準,面部、形體造型協調精準。潤,面塑膚色、臉色自然溫潤。炫,面塑色彩絢麗、鮮活。因此所塑造的面塑作品人物形態夸張、栩栩如生,濃郁鄉村風味。
新鄉面塑對傳統的配方進行了改進,使塑造出來的作品質感更強,并且能夠使作品不霉、不裂、不變形、不褪色、適合長時間保存。特別是運用了將兩種或多種深淺不同彩面柔和出自然地漸變色的套色技術,使人物面部、膚色更加逼真。
面塑由原來的民俗功用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精準的造型藝術門類,并在潛移默化之間,啟迪人的智慧,傳播各種文化和知識,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收藏價值。
2015年,被列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