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1052~1125) ,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wèi)州(今河南衛(wèi)輝)人,北宋著名詞人。由于他長相奇丑,面色青黑如鐵,眉目聳拔,人又稱其為“賀鬼頭”。賀鑄年少讀書,博學(xué)強(qiáng)記,好任俠喜武,喜談當(dāng)世事,“可否不少假借,雖貴要權(quán)傾一時,小不中意,極口詆之無遺辭”(《宋史·賀鑄傳》)。17歲時離家(輝縣)赴汴京,曾任右班殿直,監(jiān)軍器庫門,出監(jiān)臨城縣酒稅。元豐元年(1078)改官滏陽都作院。五年赴徐州領(lǐng)寶豐監(jiān)錢官。由于所任皆冷職閑差,抑郁不得志,自稱“四年冷笑老東徐”。
紹圣二年(1095)授江夏寶泉監(jiān),在任上整理舊稿,編成《慶湖遺老前集》。元符元年(1098)因母喪去職,不久東歸,游歷或居住于蘇、杭一帶;兆诮ㄖ芯竾辏1101),服喪期滿,召為太府寺主簿,繼又改任宣議郎,通判泗州。重和元年(1118)以太祖賀后族孫恩,遷朝奉郎,賜五品服。他因尚氣使酒,終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更對仕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辭職,定居蘇州。家藏書萬余卷,手自校讎,以此終老。這一時期,他繼續(xù)編成《應(yīng)湖遺老集》。宣和七年(1125)二月甲寅(十二)日(3月18日)卒于常州之僧舍。存詞280余首。
賀鑄詩、詞、文皆善。其詞剛?cè)峒鏉?jì),風(fēng)格多樣,所以張耒贊為“盛麗如游金、張之堂,而妖冶如攬嬙、施之袂;幽潔如屈、宋,悲壯如蘇、李”(《東山詞序》)。其中以深婉麗密之作為最多。賀鑄曾說:“吾筆端驅(qū)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賀鑄傳》)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詩句入詞。
賀鑄的詞,據(jù)葉夢得《建康集》卷八稱,賀鑄曾自編為《東山樂府》,但未言卷數(shù)。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稱“小詞二卷,名《東山寓聲樂府》”。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則著錄《東山寓聲樂府》 3卷,并稱“以舊譜填新詞而別為名以易之,故曰‘寓聲’”。另又有《東山樂府別集》之稱。今存者名《東山詞》,有《四印齋所刻詞》本,又有涉園影宋金元明本續(xù)刊本及《強(qiáng)村叢書》本!稄(qiáng)村叢書》本并收入殘宋本《東山詞》1卷、《賀方回詞》2卷、《東山詞補(bǔ)》1卷。
詞作《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 月橋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