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男人于世,大抵總有這樣那樣的機會偶遇佳人,或多或少。一般男人偶遇佳人無非是懷著欣賞美女的態度發一番感嘆,大概過后也就忘了。文人則不然。文人欣賞之余,發揮一下自己的特長,便會記敘一二,順便說說自己的感想。有了文字作證,于是,人們便有種印象,文人多風流。
900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文人閑居江南,正是困苦無聊之際,不料某天遇一佳人,這次艷遇便觸發了他的靈感。于是,他一氣呵成,寫成了一篇千古名作:“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這首《青玉案》一問世就被人譽為“絕唱”,作者是北宋著名詞家賀鑄。賀鑄,字方回,衛州(今河南省衛輝市)人,出身貴族,卻一生沉淪,胸中頗多塊壘。“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此處用指女子的輕盈步履。“橫塘”,即賀鑄的住處。賀鑄眼望著一位女子從住所對面的路上姍姍遠去,而沒有過來,感到十分悵惘。女子是美女,詞人為之神魂顛倒,便借了洛神故事,要隨佳人而去,卻又不知所往,不禁惆悵不已。同時,這里含蓄地流露其懷才不遇的感慨。
據說賀鑄的仕途失意跟他的外貌性格有關。據記載,賀鑄身高七尺,他的友人程俱在為他作的墓志銘中說:“儀觀甚偉,如羽人俠客。”賀鑄性格耿直,尚氣使酒,疾惡如仇,論世事,無所避忌,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老粗。據陸游《老學庵筆記》記,賀鑄狀貌奇丑,面色青黑,當時人稱為“鬼頭”。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過賀鑄的樣子跟風流倜儻絕緣,看來這也是他不敢上前搭訕美女的原因。他唯有將一腔深情化作無盡相思。
“彩筆新題斷腸句”的“彩筆”之典故,出自《南史·江淹傳》。其中說:江淹少時很有才華,后來夢中將所用的五色筆歸還了原主郭璞,“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在這里詞人卻是富有才華的,他剛剛寫好了抒發相思之苦的佳詞美句。詞人懷戀美人之余又抒發自己幽居窮處的苦悶,對那種悵惘的心境描寫又十分出色,所以特別受到人們的贊賞。當時的著名詩人黃庭堅曾經寄詩給作者,熱情稱贊:“解道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當然了,賀鑄是深情的,其妻趙氏去世后他作有悼亡詞《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對于賀鑄,人們評價不一。張炎說:“如賀方回、吳夢窗,皆善于煉字面,多于溫庭筠、李長吉詩中來。”王國維則認為:北宋名家,以方回為最次,其詞惜少真味。作者:施行【原標題:“鬼頭”賀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