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賀鑄: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2013/8/16 10:40:03 點擊數: 【字體:

 宋徽宗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秋天,年過五十的賀鑄以“承議郎”致仕(退休),回到蘇州。當他路過蘇州閶門時,看到車水馬龍的熱鬧場面,聽到青年情侶們的歡笑聲,想到自己年輕時,也曾與妻子趙氏攜手共游閶門,而今滿頭青絲漸成雪,而相濡以沫的妻子卻已亡故,一種“頭白鴛鴦失伴飛”的凄涼感油然而生。在蕭瑟的秋風中,賀鑄悄立閶門許久,獨自黯然神傷。一番唏噓淚下之后,他寫了一首哀婉感人的《鷓鴣天》: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這首悼念亡妻的詞作,堪與蘇東坡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相媲美,與《江城子》一道,被稱為“悼詞雙璧”。

  賀鑄善于錘煉字句,又善于融入古樂府及唐人詩句,他的諸多閨情柔思之作,“雍容妙麗,極幽閑思怨之情”,近似秦觀、晏幾道、李商隱、溫庭筠,頗受后世稱贊。張炎說:“如賀方回、吳夢窗,皆善于煉字面,多于溫庭筠、李長吉詩中來。”而賀鑄自己也很是自得,曾躊躇滿志地說:“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

  再如這首《憶秦娥》,描寫少婦思念遠方愛人的情景,格調憂傷,意境幽美: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

  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但作為宋詞名家,賀鑄善作婉約詞,卻不屬于婉約派。《宋史 賀鑄傳》說他“博學強記,工語言,深婉麗密,如次組繡。尤長于度曲,掇拾人所棄遺,少加隱括,皆為新奇”,“新奇瑰麗”是賀詞的很大特點,加之他精通音樂,使得詞韻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他的詞作題材廣泛,詞風多變,兼有婉約、豪放之長,正如張耒所言:“盛麗如游金、張之堂,而妖冶如攬嬙、施之□;幽潔如屈、宋,悲壯如蘇、李”。

  陳廷焯說:“方回詞,兒女,英雄兼而有之”。在賀鑄詞作中,最獨樹一幟的,不是“兒女情長”的詞,而是“英雄俠客”情懷的豪放詞。

  這類“英雄俠客”情懷的豪放詞風,與他獨特的身世、性情密切相關。

  賀鑄出生軍人世家,身份是外戚,宋太祖趙匡胤孝惠賀皇后的族孫,祖上七世皆任武職。在宋朝“好鐵不做釘、好男不當兵”的重文輕武氛圍下,賀鑄雖然也喜讀書,7歲能詩,卻因性情“豪爽精悍”,任俠使氣,酷愛從武,選擇做了一名武將。賀鑄40歲之前的大好年華,都是在軍隊里度過的。《宋史》將賀鑄以文人的身份記入“文苑傳”,大概不是他的心愿吧?

  17歲時,賀鑄來到京城,“授右班殿直、監軍器庫門”,開始了從武生涯。賀鑄長相英武健壯,眉色青黑,加之年少氣盛,“儀觀甚偉,如羽人劍客”,“俠氣蓋一座,馳馬走狗,飲酒如長鯨”,很快就獲得了“賀鬼頭”的戲稱。雖然只是一個低級侍衛的武官,但賀鑄在京城里呼朋引類,縱酒走狗,活得極為肆意快活。多年以后,他懷念起這一段“少年俠氣”的風光歲月,一腔仕途失意、報國無門的抑塞難平之氣,吐而為詞,揮寫了一首壯懷激烈、慷慨雄壯的《六州歌頭》: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

  肝膽洞,毛發聳。

  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推翹勇,矜豪縱。

  輕蓋擁,聯飛鞍,斗城東。

  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

  間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

  樂匆匆。

  似黃梁夢。

  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

  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

  簿書叢,鹖弁如云眾,供粗用,忽奇功。

  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

  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

  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這首《六州歌頭》,被后人稱為第一首表現“豪俠情懷”的宋詞, “不為聲律所縛,反能利用聲律之精細組織,以顯示其抑塞磊落、縱恣不可一世之氣概”。宋人趙聞禮評價說:“飄飄然有豪縱高舉之氣,酒酣耳熱,浩歌數過,亦一快也。”因這雄健警拔、神采飛揚的詞風,須得關西大漢執鐵板演唱,近于蘇軾豪邁激越之格調,常有人將他歸為“蘇門詞人”。

  其實,賀鑄稍晚于蘇軾,雖與秦觀、黃庭堅等人同代,也在詞作中學習諸多蘇詞的優點,卻與蘇軾、蘇門弟子及眾多文人均無交往。這可能與他身為武將、性情剽悍、不喜文弱書生有關。

  賀鑄在京城“轟飲酒壚,吸海垂虹”的豪俠生活,大約過了六七年。元豐元年(1078),改任磁州滏陽都作院、徐州寶豐監錢官。一次,他經過金陵古城,聽到歌女吟唱軟綿無骨的靡靡艷歌,滿腔的抑塞磊落之情,都在金陵的月色和歌聲得到抒解,作了一首《臺城游》:

  “南國本瀟灑,六代浸豪奢。

  臺城游冶,襞箋能賦屬宮娃。

  云觀登臨清夏。

  璧目流連長夜,吟醉送年華。

  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

  訪烏衣,成白社,不容車。

  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

  樓外河橫斗掛,

  淮上潮平霜下,檣影落寒沙。

  商女蓬窗罅,猶唱《后庭花》。”

  杜牧在《阿房宮賦》里,感慨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后人憑吊金陵,也多有此類感慨,這首《臺城游》,可與王安石的《桂枝香》并肩而立。

  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賀鑄37歲,在和州任管界巡檢,負責訓練甲兵、擒捕盜匪、地方治安等事務。他在多年的軍旅生涯中,親眼看到宋夏交戰帶給百姓的悲痛和凄苦,便以閨婦思念征夫的情懷,作了《古搗練子》系列詞,對百姓遭受戰亂、兩地離別、家破人亡的現象,表示深切同情。這類題材的詞作,是宋詞中罕見的珍品。

  一、夜搗衣:

  “收錦字,下鴛機,

  凈拂床砧夜搗衣。

  馬上少年今健否?

  過瓜時見雁南歸。”

  二、望書歸:

  “邊堠遠,置郵稀,

  附與征衣襯鐵衣。

  連夜不妨頻夢見,

  過年惟望得書歸。”

  三、夜如年:

  斜月下,北風前。

  萬杵千砧搗欲穿。

  不為搗衣勤不睡,

  破除今夜夜如年。”

  賀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浪讀書 2008年07月29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賀鑄最愁的是一樁沒有感情的婚姻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