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是宋太祖孝惠皇后的族孫,又娶了宗室趙克彰的女兒為妻。他出身貴族,且兼有一層裙帶關系,這樣的身份使人艷羨不已,常人將以此自炫,可賀鑄卻看得非常淡漠,視富貴如浮云。他潔身自好,性情狷介,喜歡評論時事,月旦人物,對于當前的事情,總要說出自己的看法,或贊賞,或批評,直言不諱;對那些權傾一時的“貴要”,“少不中意,極口詆之無遺辭”,頗有豪俠倜儻之風。正因為這樣,他的仕途充滿了坎坷,在官場上始終未能舒展他的抱負,只先后在泗州、太平州等地擔任通判之類的地方官吏。他心氣太高,看不慣官場的污濁腐敗,受不了對上司的謅媚迎合,最后唯有棄官回歸民間。晚年退居蘇州,杜門校書。
賀鑄能詩文,尤長于詞,其詞內容、風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長于錘煉語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且用韻特嚴,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其部分描繪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曠,語言濃麗哀婉,近秦觀、晏幾道。其愛國憂時之作悲壯激昂,又近蘇軾。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等對其詞均有續作,足見其影響。他的代表作有《青玉案·橫塘路》、《鷓鴣天·蘭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搗練子·杵聲齊》、《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難》、《搗練子·望書歸》、《采桑子》等,結集為《東山樂府》。在北宋詞家中,自婉約派的代表秦觀去世后,黃庭堅很是推崇賀鑄:“解道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賀鑄的詞享有盛名,張耒稱贊說:“賀鑄《東山樂府》妙絕一世,盛麗如游金、張之堂,妖治如攬嬙、施之怯,幽索如屈、宋,悲壯如蘇、李。”
賀鑄最有名的詞作是悼亡詞《鷓鴣天·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是一首悼念詞人相濡以沫的妻子的詞作,詞題“半死桐”所隱喻的是一棵已經有一半枯萎的梧桐,形象地表達出作者孤單寂寞的凄苦景況,字字悲切,如泣如訴,影響很大。賀鑄與妻子趙氏感情真摯深厚,然而趙氏卻中年病故了。曾經雙棲雙飛,如今陰陽懸隔,臥聽窗外雨聲滴瀝,床頭卻再無挑燈補衣人的親切呵護。頭已白,床半空,賀鑄的哀傷情懷使后人為之共鳴。其中“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一句更是飽含深情,哀婉凄涼,成了千古絕唱。
賀鑄的另一首廣為人們傳誦的名作是《青玉案·橫塘路》:“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首詞寫詞人對一位偶然相遇的女子的思慕,門前的美景與內心的情思融為一體,清切婉麗,語意清新。上片寫美人去后的惆悵,下片寫望而不來的閑愁,以比喻新巧和貼切著名于世。末三句中“一川煙草”喻愁廣之,“滿城風絮”喻愁之亂,“梅子黃時雨”喻愁之綿長,詞人把原本抽象的思念之情寫得如此可感可觸,因此引起了千百年來無數讀者的共鳴。這首詞是賀鑄晚年的作品,因“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一句,用江岸如煙的青草、滿城隨風飛舞的楊花柳絮和江南梅熟時的連綿淫雨來博喻閑愁紛繁,人皆佩服其工致,歷代詞人都因此把賀鑄雅稱為“賀梅子”。靜然【原標題:北宋名詞人賀鑄】